|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年終勝利收官 松下蓄熱科技開啟市場新藍海 |
(時間:2017-12-27 9:00:47) |
有人將2017冷年譽為空調行業的豐收年。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空調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規模分別為5572萬臺和1906億元,同比增長29.4%和35.4%;空調市場均價則達到3420元,同比增幅為4.6%,創下5年內新高。與此前空調行業普遍下滑、庫存居高的處境相比,2017冷年可謂毫無懸念勝利收官。 作為“靠天吃飯”的典型,今年夏季罕見的高溫天氣是空調企業銷量激增的原因之一,但與此同時,內銷結構變化也為空調市場逆勢上揚創造有利條件。在“房住不炒”政策的威懾下,房地產市場逐漸開始回歸理性,新建住宅比例的大幅上升有效拉動了空調等家電銷量增長。 “現代家庭在購買空調時主要面臨的是更新換代需要”,一位家電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冷年暢銷的空調新品,整體上都是迎合了消費者的換新需要,比如大廳廚專用的大馬力空調、適合冬季制暖的蓄熱空調等,都是基于原有產品進行的全面升級! 以松下今年主推的“蓄熱”空調為例,該類型產品解決傳統空調對高溫炎熱天氣的“依賴癥”,進一步分食制暖設備市場。據了解,松下蓄熱空調主要解決集體供暖過于“被動”以及制暖小家電不夠安全等問題,同時又不必像普通空調一樣依賴電輔熱制暖,更加節能可靠。在運行過程中,松下蓄熱空調充分發揮低溫除霜的特點,即使室外環境處于-30°的寒冷狀態下,空調也能正常穩定運行,除霜過程中幾乎不會對室內溫度帶來較大波動。 顯而易見,為避免過去一直困擾空調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越來越多的空調企業開始通過提升產品價值,進一步增強產品的溢價能力。像今年比較熱門的智能空調、健康空調、蓄熱空調等,都各自聚攏了一定人氣。在一定程度上,空調行業正在逐步打破“靠天吃飯”的慣例,無論是針對霧霾問題所研發的雙離子凈化空調,還是為北方寒冷地區打造的蓄熱空調,都將產品利益點更加聚焦在使用者的體驗上。 而發力電商平臺,則成為外資空調品牌逐步傾向的戰略轉型。從6.18年中大促到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像松下這樣的擁有深厚家電行業底蘊的品牌,憑借60年積累的品質和口碑,在全平臺促銷的趨勢下,更具優勢。據悉,松下空調在雙十一期間,在各大電商平臺的銷售業績喜人,呈現翻倍的增長態勢。 展望2018年新冷年,空調市場是持續升溫還是觸及“天花板”,也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畢竟空調市場近年來不斷拉響高庫存警報,能否將產品技術突破轉化為新一波的更新換代浪潮,還需要企業繼續添柴加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