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亞洲煤炭進口量出現連續12個月下降 |
(時間:2021-5-14 8:44:45) |
煤電供需平穩 內蒙古能源保供有力有效 據內蒙古日報報道,今年以來,內蒙古高度重視能源產品供應,積極推動煤電安全與規范生產,充分發揮內蒙古作為全國煤炭、電力生產供應主力軍作用,煤電生產穩定增長,煤電市場供需平穩有序、成效突出。 今年一季度,內蒙古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生產原煤2.5億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2.7%,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2.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量14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6%。 同時,內蒙古充分利用風光資源充足的優勢,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等加快發展。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能源發電量265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18.5%,同比提高3.0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30.7%,拉動全部發電量增長4.8個百分點。其中,風力發電量同比增長35.7%。 動力煤刷新歷史高點 未來價格走向何處 又雙叒叕,動力煤期貨再度漲停! 5月第一個交易日,大宗商品價格繼續走高,黑色板塊整體走勢強勢。 昨日(5月6日)上午10:30左右,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了無限期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一切活動的相關信息。由于澳大利亞是我國煤炭、鐵礦石資源的主要進口國,此舉措進一步引發了市場對煤炭、鐵礦石供應收緊的預期。 在動力煤期貨市場上看,各期限合約紛紛上漲,主力合約價格達到了849.8元/噸,尾盤漲幅突破8%,刷新歷史高點。 亞洲煤炭進口量出現連續12個月下降 根據Refinitiv船舶跟蹤和港口數據,亞洲港口的煤炭卸貨量目前已經出現連續12個月下降。 數據顯示,3月份煤炭卸貨量為7398萬噸,相比2020年3月的8226萬噸下降10%。 數據還顯示,4月很可能繼續這一下降趨勢,截止4月28日為止,只有5857萬噸的煤炭卸貨量。而2020年4月為8018萬。 其中,中國從2020年第一季度的7139萬噸下降到2021年同期的5986萬噸,而第二大買家印度從5377萬噸下降到4774萬噸。 第三大日本第一季度基本穩定在4397萬噸,比2020年的4407萬噸略有下降,而排名第四的進口國韓國情況類似,第一季度的煤炭進口量為2683萬噸,略低于2020年同期的2716萬噸。 全國首個“核電+”綜合智慧能源項目近日開工 日前,全國首個智慧核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國和一號+”在威海榮成開工建設。 該項目立足核能發電,打造了集光伏發電、海上風電、核能制氫、核能供熱、海水淡化、儲能等為一體的“零碳·智慧·綜合”能源新模式,這是山東核能綜合利用的又一創新實踐。 近年來,山東省堅持把發展核能作為能源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在加快推進核電建設的同時,積極探索核能綜合利用,持續放大“核電+”效應。 從全國首個“核電供熱商用項目”到世界首個“水熱同傳”項目,再到“國和一號+”智慧核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開工建設,標志著山東核能綜合利用已駛入“快車道”,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