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個煤礦項目陸續通過國家相關部門審查或核準,進入試運轉階段。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共有近3000萬噸產能的煤礦開建或建成。 10月30日,山西能源局發布霍州煤電集團汾源煤業有限公司 120萬噸/年礦井兼并重組整合項目聯合試運轉和山西金地煤焦有限公司赤峪煤礦300萬噸/年新建項目聯合試運轉兩項目的批復;11月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關于陜西榆橫礦區北區大海則煤礦項目核準的批復》,核準大海則礦井建設規模1500萬噸/年,配套建設相同規模的選煤廠;此外,黑龍江朝陽千萬噸級露天煤礦項目預計也將于年底前建成投產,成為該省首家千萬噸級露天煤礦。 除上述已經于近期獲批復的煤礦,另有4個煤礦也有了“眉目”。國家煤礦安監局近日發布消息確認新疆伊寧礦區北區二號露天煤礦一期工程、新疆準東五彩灣礦區一號井一期工程、陜西榆橫礦區北區大海則煤礦、貴州盤江礦區南區馬依西一井等4個煤礦建設項目開采技術條件勘查符合有關要求,基本滿足設計需要;建設單位主體企業具有相應災害類型煤礦安全管理的經驗和業績。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煤炭去產能的逐步推進,煤炭市場供應雖總體平衡,但部分地區受資源、運輸約束等因素影響,時段性供應偏緊的狀況時有發生。尤其是處于運輸末梢的東北地區,冬季煤炭供應不時出現偏緊局面。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煤炭消費量約28.75億噸,同比增加8400萬噸,增長3%。其中,尤其以工業用煤增加最為明顯。實際上,2017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就出現了自2013年以來的首次回升。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同比增加了0.4%。 伴隨需求變化,今年以來,煤價總體維持高位運行,但波動仍舊存在。尤其是四月底,煤價逆勢上揚,隨后多項調控措施出臺,價格回落并維持高位波動。在夏季用煤高峰季來臨時,煤價雖有多次上漲態勢,但并未出現明顯漲幅,并持續至今。2018年11月7日至2018年11月13日最新一期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71元/噸,環比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