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煤炭市場需求回暖 煤礦機械受益頗多 |
(時間:2018-10-25 10:52:16) |
煤礦機械是煤炭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因此煤礦機械行業的發展依賴煤炭產業的發展,其市場規模增速與煤炭市場增長保持一致。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長期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強勁。受環保政策趨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市場需求放緩的影響,2016年我國煤炭產量降至低點。2017年,煤炭產業結構調整效果顯現,再加上市場需求回暖,煤炭產量開始回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2022年煤礦機械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受煤炭行業影響,煤礦機械市場規模于2012年到達頂峰,為1668.3億元;2016年市場規模下降至低點,為1000.0億元,較2012年下降28.4%;2017年,煤礦機械行業開始回暖,市場規模為1294.0億元,同比增長29.4%。由此可見,煤礦機械市場規模與煤炭產業發展保持一致性。 我國煤炭行業中,中小型企業占比較多,大部分中小型煤炭企業的技術水平較弱,機械裝備率較差,生產效率較低,煤炭行業整體產能過剩,市場供大于求,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針對這種狀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推動煤炭行業進行改革,實力較弱的企業逐漸被淘汰,實力較強的企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煤炭產業結構的優化,使得煤炭行業對煤礦機械需求提高。2017年,煤炭行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對煤礦機械的需求占比為11%,為煤礦機械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市場空間。 2005年以來我國煤礦機械銷量年均增速達到30%以上,即使是2016年煤礦機械行業景氣度下降,市場規模也在千億元以上,我國煤礦機械市場保有量較大。而我國煤礦機械產品使用壽命一般為5年,以5年作為平均更新周期,預計2018年我國煤礦機械更新換代投資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設備更新換代是煤礦機械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受供給側改革的影響,煤炭行業景氣度下滑,固定資產的投資額也隨之下降,煤礦機械市場規模縮減,即使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營收與凈利潤也出現30%-70%不同程度的下滑,較多中小煤炭機械生產企業更是出現破產及退出市場的情況。龍頭企業可以依靠自身實力與客戶資源在煤礦機械整體市場縮小的情況下提高市場占有率,因此在整體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煤礦機械行業集中度卻進一步提升。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受供給側改革的影響,煤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機械化發展成為趨勢,再加上市場老舊產品進入更新換代階段,我國煤礦機械行業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在市場需求降低的背景下,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逐步被淘汰,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擴大。且隨著煤炭行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對煤礦機械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這也推動了我國煤礦機械行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新產品的進程加快,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