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國際主要煤炭出口國有:澳大利亞、南非、蒙古出口同比下滑,印尼、俄羅斯、哥倫比亞、美國同比上升,整體供應有增加。
澳大利亞:全球第一大煉焦煤出口國和第二大動力煤出口國(2017年煉焦煤和動力煤出口分別約1.73、2.0億噸,合計3.73億噸)。根據澳大利亞工業、創新與科學部的統計,2018年一季度原煤產量1.29億噸(-6.5%),商品煤產量1.02億噸(-6.1%),繼2016、2017年分別下滑2%、2.5%之后,煤炭產出繼續下滑。從出口看,2018年1季度澳大利亞合計出口煤炭9100萬噸,同比下降約62萬噸,或為-0.7%,其中冶金煤4300萬噸(+0.2%),動力煤4800萬噸(-1.5%)。
印度尼西亞:全球最大動力煤出口國(2017年動力煤出口約3.74億噸)。根據印尼國家統計局(BPS-StatisticsIndonesia)的數據,2018年1-5月份印尼累計出口煤炭1.74億噸,同比增加1726萬噸(或10.99%),繼2017年動力煤出口增加5.4%之后再度上升。從結構來看,1-5月份焦煤出口1858萬噸(-40.5%),而非煉焦煙煤1840萬噸(+16.7%)、其他煤1.01億噸(+19.4%)、褐煤3637萬噸(+42.5%)等動力煤品種出口增速較快。
俄羅斯:全球第三大煤炭出口國(2017年動力煤、焦煤出口分別約為1.51億噸、2300萬噸,合計1.74億噸)。根據俄羅斯能源部的數據,2018年1-6月煤炭產量2.09億噸,同比增加3.07%,在2017年產量增加6%之后繼續小幅增長,同期煤炭出口量9317.1萬噸,同比增加273萬噸,或3.0%。
美國:全球第四大煤炭出口國(2017年煉焦煤出口約5000萬噸、動力煤約3300萬噸,合計8300萬噸)。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2018年前5個月美國煤炭產量2.84億噸,同比下降478萬噸,或-1.7%,同期出口煤炭3476萬噸,同比增加796萬噸,或29.7%。
哥倫比亞:動力煤重要出口國(2017年出口約8200萬噸),根據哥倫比亞統計局數據,2018年1-4月份,該國煤炭出口3085萬噸,同比增加366萬噸,或為13.5%。
南非:動力煤重要出口國(2017年出口約7600萬噸),根據南非海關的數據,2018年1-5月煤炭出口3324.1萬噸,同比下降36.7萬噸,或為-1.09%。
蒙古:煉焦煤煤重要出口國(2017年出口約3520萬噸),根據蒙古國家統計局數據,該國前5個月煤炭產量1913萬噸,同比下降6.96%,其中出口量1431.3萬噸,同比下降77.3萬噸,或為-5.12%。
主要進口國(或地區)有:中國、印度、日本、韓國、臺灣等亞太地區進口量同比上升,歐盟地區進口有所下滑,整體需求有增加。
中國:全球最大煤炭進口國(2017年動力煤、焦煤進口分別約1.88、0.70億噸)。根據國家海關部門的數據,1-6月份煤炭進口1.46億噸,同比增加約1300萬噸,或為9.9%,其中1-5月份焦煤進口2281萬噸(-24%),動力煤7627萬噸(+21%)。
印度:全球第二大煤炭進口國(2017年動力煤、焦煤進口分別約1.52、0.48億噸)。根據印度工商部披露的數據,2018年1-4月份煤炭進口量7226萬噸,同比增加932萬噸,或為14.8%。
日本:全球重要的煤炭進口國(2017年動力煤、焦煤進口分別約1.42、0.5億噸)。根據日本財務省數據,2018年1-5月份,該國進口煤炭7845萬噸,同比增加90.4萬噸,或為1.17%。
韓國:全球重要煤炭進口國(2017年動力煤、焦煤進口分別約1.11、0.32億噸)。根據韓國海關數據,2018年1-5月份,該國合計進口煤炭6233.5萬噸,同比增加176萬噸,或為2.9%。
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根據相關國家統計部門的數據,2018年1-5月越南煤炭進口846萬噸,同比增長283萬噸,或50.3%;1-5月泰國煤炭進口997萬噸,同比增長71萬噸,或為7.7%;1-5月菲律賓煤炭進口948萬噸,同比增長80萬噸,或為9.2%。
歐盟地區:2018年以來歐洲地區煤炭供需呈現兩弱的態勢,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一季度褐煤產量4268萬噸,同比下降62.5萬噸,或-1.4%;根據波蘭中央統計局的數據,1-5月份煤炭產量5052萬噸,同比下降5.9%,其中硬煤2660萬噸,同比下降3.9%,褐煤2392萬噸,同比下降8.1%。從進口角度來看,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1-4月歐盟28國合計進口硬煤(無煙煤和煙煤)4976.2萬噸,同比下降428萬噸,或為-7.9%。
綜上所述,亞太地區煤炭供需兩旺,動力煤更顯緊缺,海外動力煤價連創新高,未來2-3年產出消費皆有增長,供需緊平衡。
從總量上來看,亞太地區的煤炭供需仍然兩旺,主要與中國煤炭供給釋放緩慢、電力消費增速較高,印度電力消費旺盛,日本與韓國核電進展緩慢、煤電裝機增加,以及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對煤炭一次能源需求旺盛有關。其中,印尼出口量增加比較明顯,俄羅斯繼續小幅增加,澳大利亞基本持平,美國出口量增加對亞太地區有補充,印尼1-5月份出口同比增加1726萬噸,俄羅斯1-6月出口同比增加273萬噸,美國1-5月出口同比增加796萬噸。從進口來看,亞太地區需求都在增加,其中中國1-6月份煤炭進口同比增加約1300萬噸,印度1-4月煤炭進口增加約932萬噸,日本、韓國1-5月份煤炭進口同比增加分別約90、176萬噸,越南、菲律賓、泰國等三個東南亞國家1-5月份煤炭進口合計增加約434萬噸。
從煤種上來,動力煤供需格局相對更好,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動力煤進口需求比較旺盛,這可能與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電力需求比較旺盛和中國煤焦鋼產業鏈環保限產等有關。
從價格反應上來說,動力煤更顯景氣,截至7月11日,紐卡斯爾動力煤118.14美元/噸,創2012年以來,即6年來新高,而澳洲峰景礦硬焦煤2018年以來最高值239美元/噸,僅為2015年高點的78%。
結合實際產出消費情況來看,2018-2020年全球煤炭產出預計增長1.7%、1.6%、1.7%,消費量預計增長1.6%、1.5%、1.5%,供需格局緊平衡,國際煤價有望高位震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