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借京東智慧采購謀管理升級 科技激活山西煤企內生動力 |
(時間:2018-6-15 11:26:37) |
2017年,煤炭行業在“去產能”“減量置換”等政策調控和總需求提升帶動下,全年景氣程度保持較高水平,煤炭價格保持中高位運行。然而,業內人士認為,負債率高企、投資回報率低、融資成本上升依然是煤炭企業面臨的問題。 專家分析,2018年,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進,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將仍是煤炭去產能、促發展的主基調。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政策研究部主任張宏也表示,今后一個時期仍著力構建現代化煤炭經濟體系,推動煤炭工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作為煤炭產業龍頭,山西五大煤炭集團——陽煤集團、焦煤集團、同煤集團、晉煤集團、潞安集團紛紛謀求轉型升級,通過外部資源整合、內部管理能力提升促進價值鏈延伸,加速優質產能釋放。其中,陽煤集團與焦煤集團旗下核心子公司西山煤電與互聯網科技公司京東的合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采購成本節約10%,物資供應成新經濟增長點 2018年2月5日,陽煤集團與京東集團在山西陽泉舉行共同搭建“慧采平臺”簽約儀式,陽煤集團成為全國煤炭行業首家與互聯網電商開展采購端合作的企業。兩個月后,山西焦煤西山煤電也與京東簽署了智慧采購合作協議。 據了解,兩次合作內容都以采購管理的“降本增效”為切入點,打造智慧采購管理系統,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實現企業采購“節流”。在引入京東企業采購智慧采購以后,陽煤集團通用物資采購綜合成本節約達10%,西山煤電企業物資采購綜合成本節約也達10%-15%,成功在物資供應領域挖掘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具體來看,在原有的采購模式中,陽煤集團與西山煤電采購的物資統一集中在集團倉庫,由內部完成對全省公司及礦區配送,在配送周期上,距離總部較近的區域,平均每周1-2次配送,偏遠區域則是兩周一配。與京東合作后,兩者都告別了中央倉庫的統一采購模式,并上線智慧采購平臺,覆蓋京東商城20多萬個自營類商品,滿足集團企業、職工多地及指定時間配送的需求,所有采購物資2天內送達,核心區域24小時送達。 借互聯網之力,深化結構性改革 借助以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平臺,大幅提升物資管理效率和水平,只是煤企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化煤炭經濟體系的一小步。專家表示,進入2018年,煤炭行業去產能面臨著從總量性邁入結構性調整步伐的挑戰,需從生產模式、商業模式、“非煤業務”發展等多個方面著手改善。 在生產方面,智能化與信息化正逐漸成為發展核心。智能化生產已不僅限于傳統的智能礦山建設,而且已延伸到選煤廠、化工廠、煤機制造廠等領域,通過煤炭企業與新技術企業跨界融合締造新業態。其中,陽煤集團與百度進行戰略合作就開啟了AI技術挖礦的探索。 商業模式創新主要聚焦實現煤炭生產和消費的有效對接,做到“從坑口到爐口無縫對接”,按照用戶需求組織生產,通過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將信息化管理與服務模塊融入企業運營,在管理層面促進管理效率、效益、科學化決策和抗風險能力的提升。 隨著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從高碳向低碳發展成為全社會共識,探索“非煤業務”也成為煤炭行業無法回避的問題。在這一方面,陽煤集團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在和京東的合作中,陽煤借助京東物流的支持,有力推動對接貧困縣、農副產品對口支援的合作項目。同時,京東還借助陽煤的閑置倉庫建立京東陽泉倉庫,為陽泉周邊城市提供更迅捷的服務輻射,形成“采購+銷售+物流+服務”的多維業務模式。 煤炭行業推動信息化改革,既是順應產業變革趨勢、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的客觀需要,也是新一輪產業革命和能源革命交匯背景下,應對挑戰和搶抓機遇的必然選擇。盡管煤炭行業整體的效益近兩年開始回升,但部分企業扭虧但仍未脫困的情況依舊存在,煤炭行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依然任重道遠。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