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中國工程院發布2017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排行榜 |
(時間:2017-6-5 10:33:28) |
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及其團隊,4日在北京發布“2017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排行榜”。這項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課題的研究成果,可為中國煤炭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量化評價。 “煤炭科學產能”這一創新理念由謝和平提出,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及科學評價方法:涵蓋安全、綠色、高效三方面,包括生產安全、職業健康、節能環保、回收利用、資源節約、機械化程度和生產效率等7個一級指標,百萬噸死亡率、職業健康檢查率、塌陷土地治理率、原煤生產人員效率等14個二級指標。 2016年,謝和平及其團隊首次發布科學產能排行榜。與去年105家煤礦企業參評相比,今年參評礦井數量增加到406家——合計生產能力12.3億噸,2015年產量占全國煤炭產量的28.67%。 神華集團的礦井包攬本次排行榜的前五名?傮w來看,85%的礦井符合科學產能的要求。 謝和平解釋,406家煤礦中有383家的百萬噸死亡率為0,說明生產安全程度總體較好;各項綠色開采指標總體較好,表明煤炭企業的綠色開采意識和實施力度在增強;采掘機械化程度總體較好,但不同地區礦井的原煤生產工效及礦井綜合單產兩項指標的差距較為懸殊。 分析指,2017年參評礦井與2016年相比,在安全與綠色得分上都有所提升,但生產效率出現下降,其原因之一在于限產。 謝和平說,必須客觀認識當前包括煤炭在內的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化潛力,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空間,合理預測和布局不同能源生產和消費規模。他呼吁將科學產能評測結果作為中國煤炭行業產能優劣評價和關停并轉的依據,提升中國煤炭開發利用的科學水平。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