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因為秸稈禁燒,中國農村開始大規模的推進秸稈粉碎后還田。但是一段時間的實施后,還田的弊端也逐漸凸顯出來。

一是難以腐爛,在北方,氣溫低,這個問題就特別明顯。秸稈還田后只有腐爛分解了,才能不影響耕作和作物生根發芽,才能釋放養分。如果腐爛不充分,土壤中摻入大量“生”秸稈,難免會影響當季作物的生長。 二是病蟲害問題,秸稈還田后病蟲會進入土壤,增加治理難度,且可能會根據還田的次數越積越多,影響收成,或導致農藥使用量增加。而土壤用農藥往往是高毒農藥,農藥殘留勢必會影響作物品質。 三是經濟性差,秸稈還田會增加農民的額外支出。饑餓感在土壤中腐爛會消耗養分,需要增加氮肥施入量。這沖抵了秸稈帶入養分所節約的費用。秸稈粉碎還田需要使用設備,需要作業費用、翻耕碾壓費用、額外增加農藥使用量產生的費用,這些支出直接影響了農民秸稈還田的積極性。 當然,燒秸稈是必須被禁止的。如何更科學有效的利用這些秸稈?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一是在氣候溫暖、適宜的地區,可以因地制宜的推進秸稈粉碎還田。二是在不適宜直接還田的地區,采用集約化利用,先將秸稈能源化利用,將秸稈壓塊、制粒后作為燃料使用,隨后把產生的灰渣作為肥料還田。這樣既可以作為清潔供暖的途徑,又可以避免產生直接還田的弊端。 集約化處理秸稈,能夠產生規模效益,可以節約農民的種植支出,秸稈出售給燃料工廠可以增加農民的收益。燃燒后的無害化草木灰肥料的使用可以避免病蟲害的泛濫,改善土壤質量,提高肥效,作物增產增收,改善糧食品質?芍^一舉多得! 關于CAFC中國農林廢棄物利用技術與發展大會: 中國新能源網、中國生物質能源網、中國生物質燃料網、能源通、顆粒通聯合業內多家知名會展、媒體共同聯合發起《中國(國際)農林廢棄物利用技術與發展大會》——簡稱《中國農林廢棄物大會》,旨在建立一個生物質能源化利用上下游企業線下交流與行業權威信息發布的平臺,為共同促進行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2018年,首屆大會在杭州成功舉辦。近300位業內人士:包括設備生產商、投資者、采購商、專家學者等參與了本次大會,現場座無虛席。與會嘉賓們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分別對行業政策、產業標準、新產品開發和項目實踐展開了深入的研討和介紹。 參會咨詢或了解更多贊助機會請聯系: 劉經理 0571-28068180 董小姐 0571-28068199 夏經理 0571-28068187 大會時間地點: 2019年5月30—31日 杭州金馬飯店(五星級 G20峰會指定接待酒店) 杭州•蕭山區•通惠中路21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