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SDC競賽)第一次培訓會暨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SDC競賽)系列論壇-低碳智慧城鎮化已于2016年7月27日在德州召開。

培訓會為期3天,主要由賽隊培訓、德州市政府關于SDC競賽第一次培訓會新聞發布會、SDC競賽系列論壇和鄉村考察四個主要部分組成。下面就為大家著重描述一下這次論壇的精彩環節。除了各級領導發表講話和致辭的第一部分論壇開幕式之外,論壇主要分為新城鎮,新能源;新城鎮、新模式;新城鎮、新交通;新城鎮,新德州等四個主要部分討論。
在第二部分新城鎮,新能源的探討中,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李瓊慧所長在說到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時講到,2015年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最具活力的國家,2015年非水可再生能源和燃料裝機規模全球第一。非水可再生能源和燃料發電量全球第一。非水是指除了水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它的投資規模中國也是全球第一。截止到2015年底全球光伏的發電裝機總量達到了2.3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33%。2015年中國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經突破了5000萬千瓦,這是2015年的新增規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光伏的第一大國,超過德國,在全球領跑光伏產業,特別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在討論我國分布式光伏應用的典型案例時,她提到了國家能源局主導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的建設,2015年達到了75萬千瓦。關于分布式光伏村的建設,中國的分布式光伏項目第一個出現在山東,青島市民徐鵬飛是第一個分布式光伏自然人項目。
在第三部分新城鎮、新模式的討論中,里夫金辦公室中國亞洲區和中國再設計中心主席吳昌華女士在談到新城鎮的意義時說到,今年大家主流的話語體系當中,在談低碳的時候已經不僅僅是說低碳城市了,當然低碳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但是在新城鎮的發展過程當中,它的內涵有了新的層次和深度。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我們講的更多的是綠色、低碳、循環,然后再加上智慧。講綠色是由于我們面臨的環境污染的問題,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國,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講低碳是由于碳排放的問題,氣候變化的問題,尤其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排放國,義不容辭的要解決這個問題。現在講循環是因為自然資源對我們發展的制約,所以我們要強調循環經濟。當然,智慧更多的是指在新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過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好技術手段,最大程度的捕捉到效果。今天我們談的新城鎮,新城鎮化道路有了它更深刻的含義。

在接下來的第四部分新城鎮、新交通中,有一個話題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討論。清華大學創新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何繼江先生在談到現在電動汽車遇到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問題時,他提供了一個可行性的解決辦法。假如一個小區的用電量是一萬千瓦,這種情況可能會出現在晚上,但是凌晨三四點的時候它的負荷就會降到3000瓦或者是2000瓦。我們讓電動汽車在晚上去充電,那么小區供電容量不足的問題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要實現這幾件事就需要幾個支撐,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峰谷電價,這個政策我們正在給國家發改委提建議,他們也很重視這個建議。第二個需要我們智能化的管理電動汽車,甚至可以嚴格控制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小區里面所有的車都從11點開始充電,也是無法實行的,我們就需要小區里面不管是100輛還是500輛都有一個智能的管理系統。我們在新型城鎮建設過程當中,小區可能需要變成這樣的一個智能化的裝置。另外一個也是政策研究需要的,有一個階梯電價的問題,我們現在鼓勵人民用電動汽車,階梯電價又影響了人們用電動汽車。第二個問題峰谷電價的應用不光是小區,建筑業也需要峰谷電價,白天用電高峰期電價要高,晚上電價要低,建筑的停車場和附著的其他相關的屋頂上建造光伏,用光伏充電。現在我們光伏的價格,在德州并網的價格應該是9.8,北京的充電是1.8,也就是說光伏充電普及完全是有可能的。那么也就是說未來我們在公共的停車場和商業的停車場,普遍建設光伏充電站是有可能的。
在論壇的最后一部分新城鎮,新德州的探討中,山東省領導,德州市領導就本地孵化及人才引進政策、產業政策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德州本地代表企業也介紹了企業的發展狀況及產品推介。
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SDC競賽)是旨在促進能源結構調整,推動綠色能源發展的以全球高校為參賽單位的綠色能源建筑科技競賽。競賽的目的是借助世界頂尖研發、設計團隊的技術與創意,將綠色能源與建筑設計以一體化的新方式緊密結合,設計建造并運行一座功能完善、舒適宜居、具有可持續性的新能源居住空間,從而證明單純依靠綠色能源的住宅,一樣可以是功能完善、舒適而且具有可持續性的居住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