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2012第三屆節能中國推介活動發布儀式暨第十五屆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中國節能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屆全國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鐵道部原部長傅志寰;中國節能協會顧問、水利部原部長楊振懷;中國節能協會顧問、湖北省原省委書記賈志杰;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王秦平;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李居昌;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原建設部總工程師姚兵;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辦原副主任徐錠明;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司長白榮春;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房慶;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張劍鴻;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李春生。等多位領導出席了發布儀式,并為獲獎單位頒獎。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做了發布儀式活動致辭,中國節能協會理事長傅志寰做了活動總結報告,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房慶做了主題為“節能堿排,榜樣中國”的主旨發言。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節能減排工作規劃落實的關鍵年,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1〕26號)、《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1〕41號)、《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國發〔2011〕42號) 等相關文件精神,中國節能協會在成功舉辦兩屆“節能中國”活動的基礎上,會同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組委會共同舉辦的第三屆節能中國推介活動于2011年12月正式啟動。 第三屆節能中國推介活動以“節能減排,榜樣中國”為主題,活動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各行業協會、地方節能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各有關企業踴躍參與,積極申報。專家評委按照評審原則,從申報企業的節能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以及經濟效益與社會影響、節能環保文化建設、社會貢獻程度、參評單位所處的不同領域、不同規模、不同經濟形態等方面對參評單位進行綜合衡量評定,最后經節能中國領導審定委員會審定,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被評選為“第三屆節能中國十大貢獻單位”。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十一五”期間,累計投入節能減排資金13億多元,完成節能減排工程項目460項,2011年籌集資金3.9億元,繼續建設節能減排工程項目85項。并在全國煤炭行業首創實現了對節能減排工程的集成管控。 同時構建了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鏈。一是礦井水綜合利用產業鏈,使礦井水利用率達到73%。二是煤矸石綜合利用產業鏈。煤矸石利用率達到100%。三是采煤塌陷地治理產業鏈。四是瓦斯綜合利用產業鏈。五是煤化工副產品綜合利用產業鏈。 該公司取得的主要節能成果有:開灤集團在所屬東歡坨礦建設的礦井污水熱能利用項目,總制熱量29362KWh、制冷量15520KWh,在全國同行業規模最大,與燃煤鍋爐相比年節能量6000噸標準煤,年減排二氧化碳15696噸、二氧化硫107噸、固體廢棄物2077噸,利用水源熱泵技術實現了全礦區綠色供暖、制冷;范各莊和呂家坨兩個礦井建設水源熱泵項目,年可節約標準煤1萬噸。京唐港中潤煤化工園區配套建設干熄焦工藝,每年利用焦炭顯熱產生蒸汽332.5萬噸,發電6.25億度;對全礦區109臺(套)共計855噸位的燃煤鍋爐實施了高效燃燒、分層燃燒和高溫紅外納米節能涂料等新技術,使鍋爐熱效提高15%;對鐵路運輸的23輛蒸汽機車實施了內燃機改造,較改造前節能19000噸標準煤;主要礦廠變電站應用了SVC靜止無功補償器(SVG靜止無功發生器)技術,每年節能量4288噸標準煤;司2011年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發電量全年預計達到23.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5%;煤矸石、礦井水和地面瓦斯抽采利用率分別達到100%、73%和100%煤化工園區內水、煤氣、蒸汽、氮氣等介質100%綜合平衡利用,實現了“三廢”零排放。 該公司2011年原煤生產綜合能耗完成6.9千克標煤/噸,同比降低3.09%;煉焦工序單位能耗完成146.5千克標煤/噸,同比降低1.66%;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及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13799.6噸、549.9噸、12716.6噸以內,圓滿完成了2011年節能減排考核目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