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生態環境部:抓緊編制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
(時間:2020-12-30 9:57:57) |
12月29日,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生態環境部將研究確定“十四五”主要目標指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抓緊編制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徐必久透露,生態環境部從2019年2月份就啟動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現在已經形成了規劃的初稿,規劃進度總體達到預期。 規劃已形成初稿 徐必久介紹,《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為編制“十四五”規劃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遵循。《建議》對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非常明確,既有2035年遠景目標,也有“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明確了指導方針和總體要求,提出了四個方面的重點任務,還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特別是就“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出了明確要求。 徐必久表示,具體要做到五個堅持:一是堅持綠色發展引領,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生態環境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三是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四是堅持改革創新,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五是堅持穩中求進,推動重點領域工作取得新突破。 徐必久透露,生態環境部從2019年2月份就啟動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征求行業、地方、部門、專家的意見,多次召開部黨組會、部常務會進行研究,特別是由生態環境部領導帶隊,分六個片區,專門聽取各地意見,現在已經形成了規劃的初稿,規劃進度總體達到預期。 徐必久表示,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生態環境部充分考慮目標任務、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的有機銜接和配套。目前正在根據六個片區調研座談會意見,進行集中研究和修改。近期生態環境部黨組會將專題研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并在明年1月份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聽取意見。明年“兩會”審議通過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之后,生態環境部將根據規劃綱要進一步修改完善,按照既定的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抓緊推進,力爭盡早按程序上報。 加大力度幫扶民企 徐必久還介紹了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多項主要成績。2020年1至11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9%,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或好于III類水體比例為82.0%,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比例為0.7%,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十三五’期間,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的碳排放強度2020年目標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實現。”徐必久稱。截至目前,我國已全面完成長江入河、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長江流域和渤海入海河流納入“消劣”行動的國控斷面均已消除劣V類。實現全國所有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和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廢水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 在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問題方面,徐必久表示,生態環境部將加大對民營企業的幫扶力度,繼續推進減政放權,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優化小微企業環評服務。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既打擊惡意違法行為,又要對守法企業做到無事不擾,把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做大做實,解決供需方“中梗阻”問題。 “降碳”是總抓手 徐必久介紹,“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門將抓住“降碳”這個總抓手,推動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并鼓勵一些重點行業率先達峰。 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還包括:推動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加快建設粵港澳美麗大灣區,強化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制定實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生態環境部將建設并運行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和交易系統,啟動氣候投融資地方試點;推進實施空氣質量提升行動,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協同推動其他大氣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以及美麗河湖和海灣建設,以土壤安全利用、危險廢物強化監管與利用處置為重點,繼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等;生態環境部還將采取稅收優惠和電價優惠政策,激勵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等非電行業超低排放。 此外,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透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將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長江“十年禁漁”等重大任務,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