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甘肅清水縣“十三五”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見聞 |
(時間:2020-6-2 9:21:40) |
5月中旬,記者跟隨天水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媒體集中采訪團來到清水縣白駝鎮永安村,站在山梁上放眼望去,只見大山深處,一排排光伏電板整齊排列、連成一片,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蔚為壯觀。這就是清水縣“十三五”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 每天清晨,永安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振寧都要來山上的光伏發電區巡視。他是這里的管理員,每月有1000元的工資。 “我家里有6口人,母親老了,還有一個患有精神病的兄弟需要照顧,不能外出打工,現在在這里工作一年能領1萬多元工資,再加上土地流轉費和光伏扶貧項目紅利,生活也挺好的。”王振寧說。 今年58歲的劉潤蓮頂替丈夫文登蒼在這里當管理員,前一段時間文登蒼不小心摔傷了腿,她就替丈夫在這里上班。“每天就是割草拾垃圾,再到處轉轉看看,人松活著哩。”劉潤蓮說。 “去年12月光伏發電一個月,平均每個貧困村收益1萬元,這些錢80%分給貧困戶,20%留給村集體。”白駝鎮副鎮長張開翼說。 “前幾天我家剛領了140元的光伏發電分紅錢,聽村干部說這還是因為冬天太陽少發電少領得少。你說像這樣的天氣,我們肯定領得多。”萬安村貧困戶陳彥明說。 近年來,清水縣搶抓國家能源局定點幫扶機遇,把開展光伏扶貧、發展光伏產業作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積極爭取光伏指標安排和項目扶持,走過了從“先行試點”、“積極推廣”到“全面實施”三個階段。2017年-2018年在18個鄉鎮建設了20個單村電站1.2兆瓦,2019年1月全部并網。在白駝鎮永安村、松樹鎮時家村等2個鎮7個村三個區域建設總面積達2155畝的11個聯村電站項目48.8兆瓦,2019年8月并網調試,10月全容量發電。以上兩個類型的光伏發電項目全部列入清水縣“十三五”第二批50兆瓦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 “在發展光伏扶貧電站建設中,清水縣不斷擴展增收模式,在聯村電站流轉2個鎮7個村618戶一般農用地2155畝,其中建檔立卡戶226戶1000多人;每畝土地年流轉費260元,已支付群眾3年流轉費共計185萬元,戶均3000元。在村級光伏電站收益分配方面推行差異化分配,扶持有產業發展意愿且收入較低的貧困戶,每村扶持10戶左右,每戶每年扶持資金不少于3000元。在光伏項目建設中,縣光伏公司吸收電站項目區或全縣范圍內貧困戶60多名勞動力常年參與電站除草、光伏組件擦洗及農畜光互補等日常管護勞作,實現貧困人員家門口就近就業和常年穩定增收,可實現穩定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60多戶300多人。”清水縣發改局局長李國楨說,這些光伏電站關聯全縣18個鄉鎮121個建檔立卡村和9089戶建檔立卡戶,成為近年來清水縣單項投資最大、帶貧規模最大的長效產業扶貧項目,也是甘肅省國家“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貧電站中技術標準最高、成本控制最低、建設速度最快、發電效率最好的光伏扶貧電站項目。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