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南京智能電網集群邁向“世界級” |
(時間:2023/7/4 9:04:10) |
近日,國內首個采用自主可控直流控保系統的直流改造工程——葛南直流工程通過168小時試運行后正式轉為商業運行。南瑞繼保為該工程提供了直流控制保護系統、換流閥及水冷系統、測量系統等核心設備。
新型電力(智能電網)集群是我市優勢產業之一,入選首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在國內外市場具有強勁競爭力。
發揮所長,增強全球競爭力。我市搶抓新一輪能源革命重大戰略機遇,加快推進產業基礎再造提升、產業鏈條提檔升級、智能綠色全面覆蓋,聚力構建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新能源為主體的世界級智能電網產業集群先行示范區,形成建設現代化電網的南京樣板。
全鏈條產業體系,勾勒強勁競爭力市場版圖
葛南直流工程是我國首條高壓直流輸電工程。2022年6月,南瑞繼保成功中標葛南直流改造工程。
南瑞繼保相關負責人介紹,直流控制保護系統是直流工程的“大腦”,其中核心元器件長期依賴進口。南瑞繼保集中優勢資源全力攻關,快速完成了自主可控直流控制保護系統的研制,并順利通過產品鑒定,實現所有元器件百分百國產化,功能、性能與目前主流直流控保系統相當,部分核心指標居國際領先水平。
該工程是這套直流控制保護系統的首次應用。為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南瑞繼保選調多部門技術骨干組成項目團隊,與各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優質高效地完成廠內仿真測試、設備聯調試驗、現場系統試驗等各階段工作,所有供貨設備的功能性能得到充分驗證。
作為我市智能電網產業集群龍頭企業之一,南瑞繼保在繼電保護、電網安全穩定控制、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和柔性交直流輸電等領域取得一批支撐和引領行業發展的研發成果,核心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繼電保護產品在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40%,產品廣泛應用于三峽輸變電、“西電東送”、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杭州G20等國家重點工程。
不久前舉行的SNEC第十六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上,大全集團攜自主研發的智慧工業云和監控系統,數字化箱式變電站、變壓器等全系列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亮相。
大全集團主要研發生產中低壓成套電器設備、變壓器、智能元器件等,在國內擁有4個生產基地、3個研究院、23家制造企業。其中,南京大全變壓器有限公司是全球技術工藝領先的變壓器制造廠商之一,累計全社會運行的變壓器達6萬臺,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機場、軌道交通、國家電網、數據中心、石化、造紙等重大行業。
龍頭企業引領,帶動“鏈”式發展。
全市智能電網產業相關企業近1200家,集聚國電南自、國電南瑞、南瑞繼保等一批龍頭企業,已發展成為覆蓋“發、輸、變、配、用、調度、通信、綜合能源服務、電力網絡安全”九大關鍵產業鏈環節的產業集群,其中發、輸、變、配、調度等環節領跑全國。
國內城市中最為完備的產業體系,勾勒出強勁競爭力的市場版圖。其中,省級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及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90%以上,高壓繼電保護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0%以上,市級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及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40%以上,變電站監控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30%以上,配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國內市場占有率78%以上。
緊守“生命線”,走在科技創新第一方陣
“圍繞產品先進性、可靠性全方位布局動模仿真、電磁兼容、信息安全等功能型實驗室,推動電網、信通、發電、工業‘四大板塊’核心產品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實現IGBT、儲能、海上風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在全市產業強市建設推進會上,南瑞集團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
技術創新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南瑞集團已發展成為我國能源電力領域領軍企業,產品和服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478億元,同比增長16.3%。
“關鍵在于堅持‘技術為本、產業為果’。”南瑞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依托實驗室建設推動科研產業協同發展,科研成果快速轉化,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今年3月,南瑞集團所屬“智能電網保護和運行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經優化重組,獲批建設電網運行風險防御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
“目前已建立由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0個省部級實驗室和15個集團級實驗室組成的完整實驗體系,研究提出電網主動支撐能源轉型的整體解決方案,創立CPSSE(能源的信息物理社會系統)理論框架,推動特高壓、柔性交直流輸電、大電網安全穩定、電網調度、繼電保護等核心技術國際領先。”南瑞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放眼全市智能電網產業,集群企業無不將科技創新視為“生命線”。
南瑞繼保是國家能源局“國家能源電力控制保護技術研發(實驗)中心”依托單位,開發完成柔性直流輸電成套裝備、高壓直流斷路器、特高壓直流換流閥和統一潮流控制系統(UPFC)等一系列高端智能電力裝備,真正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
國電南自大力進行新產品新技術推廣,選擇模塊化新能源變電站產品、配電網快速保護與自愈產品、儲能電站產品、高靈敏度站用直流電源系統電纜保護及運行狀態評價系統等12項進行全面推廣。
“今年重點推動電力市場化環境下虛擬電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自主可控發電機勵磁調節裝置的研制與應用項目建設,創建賦能工業數字化轉型的一站式數字化平臺。”國電南自相關負責人說。
行業龍頭企業引領,集群企業千帆競發。
目前,集群涵蓋578家規上企業、9家獨角獸企業和64家瞪羚企業,以及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5家。
人才是第一資源。目前,集群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知名高校支撐、數萬名科研人員組成的人才隊伍,校企合作緊密,擁有發明專利超2萬件,參與起草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2000多項。
強勁引擎拉動,我市智能電網產業集群擁有43家國家級技術創新載體,已走在全國科技創新第一方陣。
瞄準“世界級”,“一谷兩區”持續發力
總投資50億元的中國電科院南京科研基地項目落地建設、江蘇恒安鋅溴液流儲能電池一期項目完成試生產、國網江蘇省送變電科技研發中心項目主體順利封頂……
今年以來,我市摸排“十四五”重點建設項目近100個,計劃投資額830億元,目前大部分項目已進入安裝調試試生產階段。
項目助推下,產業持續發展。今年1—4月,全市智能電網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98.9億元,同比增長14.8%。
《南京市推進產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保持新能源智能接入、智能輸變電、智能配電等關鍵環節整體實力全國領先,加強高端電力組件和基礎軟件技術攻關,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新興技術,構建電力安全防范體系,大力發展能效管理系統。到2025年,我市新型電力(智能電網)成為國內領先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經過多年發展,我市智能電網產業逐步實現集聚性、集約化發展,形成以江寧智能電網產業谷為核心、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北新區為兩翼的“一谷兩區”產業格局。
能否邁入“世界級”,“一谷兩區”是關鍵。
今年以來,“核心”勢頭不減,僅江寧開發區智能電網產業鏈在手在談項目就超過60個,涉及項目總投資超過360億元。
“去年在江寧開發區舉辦了智能電網產業鏈主題論壇活動,宣傳推廣智能電網企業和產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預計今年8月,還將會同江寧開發區舉辦智能電網創新產品推介會,推介IGBT等智能電網領域電力電子器件,針對各企業業務需求、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市場應用前景、合作方向等方面進行座談交流,探索智能電網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應用場景服務其他產業鏈新路徑。
此外,我市還建立了智能電網產業專家庫,依托中國智能電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級智能電網產品質檢中心等一批創新載體,構筑起政產學研金協同發力、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
精準匹配要素資源,企業發展“如魚得水”。
南瑞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大力推動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聚焦大電網安全穩定、高比例新能源消納等領域,深化與在寧高校院所等創新主體合作,創造更多“從0到1”的原創成果,打造智能電網原創技術策源地。
同時,積極推動領先科技成果優先在南京落地,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裝備研制,推動新一代調度(EMS)、碳管理系統(CMS)、智慧城軌、智慧水務等拳頭產品在南京率先應用,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全力支撐南京打造世界級智能電網產業集群。(來源:南京日報)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