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耗電占社會總耗電量的60%以上,作為“十一五”十大節能工程之一,電機節能備受市場關注。然而,在電機節能領域挖掘商業機會卻并非易事:對于普通標準型高效節能電機,由于初置成本高,國家強制性標準和財政扶持的落實不到位,影響了下游企業的選購熱情;對于特種專用電機的節能型產品,具有針對行業應用的對口優勢,雖然未來的發展空間廣闊,但其市場成熟化的時間仍很漫長。在各級政府的“節能減排”項目推動和資金扶持下,基于傳統電機進行的節能改造,為企業推廣變頻調速電機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而基于新型電機的動力節能系統,則先天具有供需雙贏的優勢,因此也獲得了迅速發展,但是由于優質項目過于分散,使得投資者無從著手。 審慎看待電機節能需求 作為工業設備最主要的動力源,電動機的裝機量巨大,與國民經濟水平的相關性極高。我國經濟增長直接帶動了電動機的需求,2008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已達7.9億kw,預計2011年將達到10億kw,年均凈增7.000萬kw。若按發電機與電動機1:3.5的經驗比例估算,相應的電動機總容量年均凈增約2億kw,電動機市場規模約800億元。 而“十一五”規劃明確要求,至2010年單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其中作為十大節能重點工程之一的電機行業的目標是電機的平均能耗下降20%~30%。畢竟,電機用電量約占我國總用電量60%一70%,是節能工作的重頭戲,不得不抓。 在中國政府高調開展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發展節能電機如箭在弦上,引而待發。一時間,“節能電機有望加速全面取代傳統電機”的聲音不絕于耳,也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然而,事實上的電機節能之路卻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這么樂觀,政策困境、企業的技術實力、全社會的商業成熟度都制約著產業的發展。挖掘商業機會需要對產業內在狀況有更深入的理解。 澄清電機節能的概念 節能電機并沒有嚴格準確的定義,在“十一五”的十大節能工程中的準確描述是“電機系統節能”,我們對這個定義比較認同,應該把節能電機從電機和電機系統兩個層面來考慮(圖1)。因此,電機的節能方式分兩個層面:一是從電機產品的設計上實現節能,其產品是采用了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的高效率電機;二是從電機產品的運行使用上實現系統性節能,其產品是以電機為核心部件的節能動力系統(以下亦稱節能電機系統)。 電機的分類方法很多,從行業應用的角度出發,可以簡單地將電機分為兩大類,即普通標準電機和特種專用電機。普通標準電機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型號齊全,通用性強,便于下游企業選用,是國內市場上的主流產品。特種專用電機是為了滿足各類工業機械設備對電機性能的特殊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制造的專用電機,如起重和冶金機械電機、紡織機械電機等,行業針對性強,是未來的主流產品。 電機系統通常是由電機、控制單元及機械傳動減速結構三部分共同組成的動力源系統,簡單的節能電機系統則只包括電機及其控制單元(圖2)。 1.從電機本身實現節能的方式 在普通標準電機中,國家對應用最廣的中小型三相異步電機頒布了強制性標準《GBl8613—2006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符合其2級能效指標的為高效節能電機(亦簡稱高效電機),采用新型電機設計、新工藝及新材料,通過降低電磁能、熱能、機械能的損耗,提高輸出效率。高效節能電機的平均效率為90.5%,比傳統Y系列電機的87.3%大約提高了3%,達到了歐洲EFFl標準,與發達國家的高效電機的水平相當。2005年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聯合多家企業研制的采用冷軋硅鋼片為導磁材料的Yx3系列電機是其代表產品。關于特種專用電機的節能型產品,目前還沒有國家標準,需要認證機構做出評定。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陳雪松認為,目前特種電機的節能型產品市場上還不多見,開展認證還有大量的準備工作要做。 
2.從電機系統實現節能的方式 根據電機的效率曲線特性,負載在60%~80%之間時電機的效率最高,運行最經濟。但實際應用中,多數電機的負載率經常在60%以下(我國電機拖動系統效率更低,僅為30%~40%),“大馬拉小車”的現象非常普遍,電能浪費高達30%,而且長期低載運行容易造成電機損壞。絕大多數電機都應隨負載變化進行調速,為現有電機產品加裝調速控制單元是將傳統電機變成節能電機最簡單、最經濟的解決方案,也是政府“節能減排”項目中的主要內容。而目前,國內實現調速的電機產品,多數還是比較簡單的控制,離國外已經普及的智能化還有很大距離。 節能電機系統通常采用新型電機優化系統的機械傳動減速部分,通過降低機械能損耗,實現整個電機驅動系統的節能。和高效節能電機3%左右的節能效果相比,節能電機系統的效果更為明顯,通常節能20%~50%或者更多。 高效節能電機:提早“布局”,守待“政策” 據國際銅業協會(中國)的調查,目前我國高效節能電機的市場份額僅占10%左右,在300家規模以上電機企業中,生產高效節能電機的廠商占12%,另外25%的廠商表示會在1~2年內投產,38%的企業表示要在3~5年內投產,還有25%的企業尚沒有計劃。 
中國企業生產高效節能電機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國家政策在高效節能電機的推廣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國家強制性標準的過渡期已經過半,高效節能電機的推廣困局何時才能破解?很多人都在關注。我們估計,在輿論壓力之下,財政扶持政策有望在2009年內出臺,如果其他配套措施也能于2011年之前逐步落實,高效節能電機將出現爆發式的增長。目前,生產符合國標2級能效電機的企業的相關產品都申請了技術專利,在2011年7月1日以后,我國規模以上的電機企業都會投產該類產品,擴大市場份額,而以地域優勢作為生存之道的中小型電機企業會被市場淘汰,產業整合可能大幅提高電機行業的集中度。 1.顯性成本高影響購買職極性 電機的銷售渠道主要有三個,其中終端用戶占5%,代理商約占15%,下游產業的機械設備配套商占80%。可見,電機產品能否被市場最終接受,后者最為關鍵。 電機作為各種工業設備的主要部件,其下游產業主要是風機、泵類、壓縮機、空調制冷機、機床、起重運輸機械、建筑機械、食品機械、農業機械、冶金機械、化工機械、輕工機械、林業機械、印刷設備、造紙設備、紡織印染設備、灌裝設備、傳送設備、包裝設備等各種工業機械設備的生產企業。其中風機、泵類、壓縮機和空調制冷機對電機產品的需求量最大,其耗電量分別占全國總耗電量的10.4%、20.9%、9.4%和6%(圖3)。 電機下游產業的競爭大都非常激烈,對電機的價格非常敏感。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中小型電機分會于2007年制定的普通三相異步電機的行業均價大約是210元/kw,高效節能電機因為采用了新型冷軋硅鋼片并應用了新工藝,價格較傳統電機平均高20%~30%,多數下游企業難以承受。 另一方面,國內企業普遍缺乏節能意識,決策時很少考慮隱性成本。基于傳統的價格招標的采購模式,必然導致價格低廉的電機產品勝出。面對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生產高效節能電機的企業從一開始就不得不開拓國外市場,產品出口比例曾一度超過95%,目前出口比例仍在70%以上。 2.強制標準落實無力 2006年12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強制性標準《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于2007年7月1日實施。文件規定,低于3級能效的電機禁售,并設定4年過渡期,2011年7月1日以后,將禁售3級能效電機。標準實施近兩年來,效果并不理想。國家之所以推行強制性能效標識,也是希望用戶可以像購買家電產品一樣,根據能效等級來選購電機產品,從而推動高效節能電機的推廣。而實際上,絕大多數的終端消費者一般看不到電機的能效標識。目前,能效標識制度在中小型電機企業的推廣效果很差。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宋忠奎一針見血地指出:“強制性標準的強制性不在于標準的本身,而在于標準的執行,應明確由哪個部門負責實施,相關的規定也要細化并具備可操作性,否則,強制性就無從談起”。從國外的經驗看,強制性標準的推行涉及正反兩個方面,一是正向的能效標識制度,二是反向的懲戒制度。對違法行為,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將對相關企業處以最高10萬元的罰款,處罰力度偏弱。同時,有關部門主要是針對電機企業進行能效標識檢查,疏于加強對市場上電機產品的檢查力度。對4年保護期之后繼續生產3級能效電機的企業采取何種懲戒措施,至今仍不明確。 
3.財政扶持無從著手 政策扶持對推廣高效節能電機的幫助很大。歐美等國在頒布高效節能電機產品的強制性標準的同時,也同時出臺財政扶持政策。“大棒”和“胡蘿卜”缺一不可。 節能電機于2008年被納入節能產品稅收優惠目錄,但行業上下盼望的原計劃同步出臺的財政扶持政策至今未見蹤影。據了解,政策細節還在反復討論之中,政策制訂者們的意見分歧很大:如果對電機生產企業補貼,操作簡單,但由于高效節能電機普遍出口,補貼實際上白白給了國外的用戶,但如果對下游用戶補貼,因下游產業過于龐大和分散,根本無法實施。面對如何確定扶持目標的難題,政府部門仍難以抉擇。 特種專用電機的節能型產品:靠市場孕育的市場 我國的電機行業屬于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競爭激烈,供大于求,利潤微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到2007年,行業的凈利率分別僅有3.2%、5.3%和5.5%(圖4)。 與普通標準電機相比,特種專用電機生產企業日子要好過一些,以生產起重冶金電機、電梯電機、高壓電機為主的江西特種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是經濟發展和工程建設的直接受益者,業績連年保掙陜速增長,2005年到2007年凈利潤率分別是9.8%、9.7%和9.1%,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表1)。 
發達國家的電機市場相對成熟,對特種專用電機的需求遠遠超過普通標準電機,二者市場份額比例大約是7:3。相對而言,我國特種專用電機產品品種型號少、產量低,行業專家估計的平均數顯示,目前我國特種專用電機與普通標準型電機的比例大約是5:5。盡管如此,我國電機產品的專業化趨勢還是很明顯,對特種專用電機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正因為特種專用電機的針對性太強、分類太細,管理部門很難制訂標準,也就更難落實扶持政策,因此,特種專用電機的發展還要靠市場來推進。 特種專用電機是未來電機市場的主流,其節能型產品也更容易被市場認可,但這一過程將比較漫長,未來幾年內,國內市場仍將以普通標準電機為主。選擇起步早、技術實力強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特種電機企業,耐心培育,是長期投資者的目標。但是投資周期過長的同時,也面臨著市場變化和企業成長的不確定性,投資風險也隨之增加。 節能電機系統:機會多,介入難 從長遠來看,調速技術將廣泛應用于各類交流電機。率先應用變頻技術的企業將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但用戶到底傾向于直接采購變頻調速電機,還是自己購買電機再進行變頻改造,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建議謹慎行事,也許投資變頻調速電機還不如投資變頻器。 而對于節能電機系統,一旦研發成功,在其產業化的過程中,相關企業必然有融資需求,通常利潤空間較大,投資回報率也較高,但這類生產企業存在市場很快飽和以及新產品連續性的問題。另外,由于下游企業對產品的主導性強,容易形成優質項目先期難以發現,后期難以介入的局面。 1.電機調速控制 在電機中,交流電機占了90%以上,其功率控制主要是通過變頻技術實現的。在家電領域,盡管變頻技術的推廣也曾非常艱難,但高達50%的節能效果還是漸漸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變頻空調、變頻冰箱終成市場主流。現在,工業電機也開始大規模應用變頻技術。以風機和泵類產品為例,其傳統的流量調節手段多采用擋板、閥門等高耗能的機械調節方式,變頻改造后,節電普遍達30%以上。 其變頻調速產品近年來增速迅猛,2007年該公司的電機控制與節能類產品業務收入為1.14億元,同比增加244.5%,毛利率43.3%,同比增加41.7%。在2008年,內部產能擴張和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導致毛利率略有下降,但業務收入仍有不小的增長(表2)。 與小型電機相比,大、中型電機更是變頻改造的重點,潛在的市場規模約在5億kw以上,為電機企業提供了契機。保定華仿電控有限公司的“SEC高頻斬波串級調速技術”,即是針對大型電機開發的調速技術,是否能夠得到市場認可還有待檢驗。 
2.節能電機系統 節能電機系統通常是市場或大型終端用戶企業在實際生產運營中有著迫切的節能需求,通過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合作開發的,行業應用性強, 節能效果顯著。巨大的節能 優化了傳動結構。優化后的抽油機去掉了減速箱、“驢頭”和平衡系統等機械結構,重量減少了50%。經中原油田試用,與傳的游梁式抽油機相比,新式抽油機的有功節電率達53.9%,無功節電率達92.5%,綜合節電率達61.1%。經大港油田試用,與節能型的雙驢頭式抽油機相比,有功節電率在54%以上,無功節電率在72%以上。綜合節電率在55%以上。該產品目前已由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兩家子公司批量生產,并已為大慶、中原、大港油田批量購買使用,有望繼續推廣到其他油田。 
對于節能電機行業,集中度正在進一步提高,新的市場競爭格局正在形成但并不穩定,新產品普遍存在技術壁壘,優質項目較為分散,投資決策較難把握,須對不同領域進行差異化的投資策略分析。投資者會受到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投資收益和風險也呈現出較大的不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