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電網打造多個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 |
(時間:2021-8-27 11:06:43) |
日前,在廣東珠海三角島桂山二期風電場,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一體化測試平臺完成了首臺6.45兆瓦海上風機并網檢測,標志著該臺海上風電大容量主力機組具備并網運行條件,為更多清潔能源有序高效并入電網打下堅實基礎。 瞄準“雙碳”目標,廣東電網已經按下“快進鍵”。2021年,廣東電網已出臺了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服務“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和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專項行動方案;規劃新增了220項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為海上風電并網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全省已建成海上風電機組100%并網、清潔能源100%消納。 系列舉措呼應了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的活動主題“節能降碳,綠色發展”。廣東電網將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讓生活更低碳,讓未來更美好。 分層分類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為了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廣東電網組建了一支“先行軍”。 據悉,廣東電網將按照“點面結合、示范引領、全面推進”的思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省級示范區,“惠州市+汕尾市”整域、陽江市全域市級示范區,以及廣州南沙、東莞松山湖、珠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區級示范區。 由于各示范區的資源稟賦、基礎條件各不相同,因此,廣東電網因地制宜、綜合考慮,按“1+2+3”(省、地、區)模式,分層分類開展示范。 以粵港澳灣區新型電力系統先行示范區為例,考慮到粵港澳大灣區具有負荷密度高、海上風電資源豐富、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領先等特征,因此,廣東電網將粵港澳大灣區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的重點設定為依靠堅強的電網網架基礎和過硬的技術實力,推動實現“高度安全可靠主網架、高比例清潔能源、高度系統調節能力、高度市場化體制機制”,建立“綠色高效、柔性開放、數字賦能”新型電力系統,從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廣東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優質服務助力用電大戶“雙碳”轉型 引導客戶實現低碳轉型,優質服務是關鍵。廣東電網大力推廣電能替代,全面服務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打造綠電交易、儲能等綠色低碳典型產品,助力低碳發展。 在東莞松山湖智慧能源體驗中心,這里部署了一套以燃氣三聯供為核心的樓宇綜合供能系統,構成了一個小型的智能微電網。微網可以保證清潔能源100%消納,通過樓宇能量管理系統提升了樓宇能效利用水平,年均節約標煤32.33噸。 除了樓宇微網項目外,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還聯合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規劃了松山湖北綜合能源微網等示范項目,通過源源互補、源荷互動等形式進行互動調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惠州,南方電網廣東惠州供電局主動服務,幫助企業生產更高效、更清潔。2021年,伯恩光學有限公司投產自建變電站,空出原有廠區用電容量空間,了解到企業有用能需求,鑒于用戶使用燃氣設備與電氣設備造價成本相差不大,且秉持電能便捷、安全、清潔、高效的優勢,南方電網廣東惠州惠陽供電局供電服務中心推薦伯恩公司進一步建設電能替代項目,加快加大電鍋爐項目的投產速度和改造容量。據統計,截至7月底,該項目設備改造容量總計18150千瓦,累計替代電量885.54萬千瓦時,預計為企業節省生產成本超過800萬元。 全力服務清潔能源并網消納 8月12日晚上,陽江市規模最大的GIS變電站(氣體絕緣變電站)――220千伏匯能變電站正式投運。至此,陽西片區再增一個220千伏電源點,進一步滿足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的電力送出。 大力支持新能源發展,硬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2021年,廣東電網已規劃新增了220項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為新能源發展再添有力保障。 與此同時,廣東電網全力服務清潔能源并網消納,為海上風電并網提供“一站式”服務,根據2021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廣東電網實現全省已建成海上風電機組100%并網、清潔能源100%消納。 “為服務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從新能源機組并網管理體制到新型海上風機技術創新,廣東電網牽頭搭建技術引領和服務產業的新能源聯合實驗室,成立廣東電力系統源網聯絡委員會聯絡平臺、設立海上風電服務中心專門機構,通過政企聯合建設廣東省‘1+N’統一海上風電試驗場,積極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作用!睆V東電網系統部楊銀國介紹。 在“十四五”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是廣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選擇。接下來,隨著廣東加快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廣東電網將持續主動融入和服務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以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為總抓手,優化省區能源資源配置,持續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占比。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