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青島正在聯合推進5G﹢智能電網應用落地 |
(時間:2020-7-30 8:55:25) |
近日,山東青島5G智能電網實驗網項目建設完工,這標志著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5G智能電網正式建成,可成功實現5G智能分布式配電、變電站作業監護及電網態勢感知、5G基站削峰填谷供電等多個新應用。 去年8月,國網青島供電公司、中國電信青島分公司、華為公司三方共同組建5G應用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推進5G在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體系的建設。截至目前,合作三方在青島已部署30余個5G基站,借助5G技術賦能傳統電網,有效支撐5G智能電網應用。作為工業生產的血液,我國電力正迎來全新階段。 智能電網建設加速推進 一直以來,電力對于人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工業生產還是日常生活,都離不開電力支持。如今在建設過程中,人們更多關心的已經由“能不能用”變成了“好不好用”。伴隨著需求更加多樣化和技術的快速迭代,電網轉型升級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已經初見成效。 特別是5G技術的出現,以及基站建設與應用的不斷開展,5G對于智能電網的推動作用將愈發凸顯,多方正在聯合推進5G﹢智能電網應用落地。 2018年以來,中國電力行業公司、電信運營商和華為積極聯合,在產、學、研、用各環節通力合作。去年5月,南方電網與中國移動、華為簽署5G使能智能電網MOU。隨后,三方聯合發布《5G助力智能電網應用白皮書》并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5G可以更好地滿足電網業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靈活性需求,實現差異化服務保障。 今年2月,三方聯合完成5G智慧電網的外場測試,驗證了5G低時延及端到端切片的安全隔離能力。5G低時延端到端達到10ms以內,表現良好穩定,可滿足電網的差動保護和配網自動化需求。今年6月,國家電網與中國電信和華為聯合IHS Markit發布了《5G網絡切片使能智能電網商業可行性分析》產業報告,第一次從定量的角度探索了5G電力切片的商業可行性。 5G助力智慧電網升級 如今,5G與電網的融合日益深入,不管是在發電端、輸電端、變電端、配電側、用電端,還是在應急通信方面,5G都能參與作業,其次依靠5G高速率、低時延、大容量的特點,5G賦能智能電網也能發揮顯著價值。 在發電端,5G可以提供新能源功率預測與狀態感知、分散式風電組網管理與控制等;在輸電端,有了5G智能電網,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超高清攝像頭監控輸電線路和配電設施,能夠及時發現故障隱患,借助5G的超低時延和超高可靠性,還能快速定位、隔離和恢復電網線路故障,把停電時間從分鐘級縮短到秒級甚至毫秒級;在變電端,智能機器人代替人工進入變電站內移動作業,可降低風險并提高效率;在配電側,5G的應用涵蓋故障監測定位到精準負荷控制的全流程。 在用戶和行業市場,涉及用電信息采集、分布式能源及儲能、電動汽車充電樁、智能家居等電能計量及用電管理的方方面面,5G的廣連接特點可以得到廣泛應用。另外,5G獨特的可定制化的網絡切片技術,可端到端保障電網的高隔離性應用,更好地滿足電力網絡對“行業專網”的訴求,為智能電網不同業務提供差異化的網絡服務能力。此外,在應急通信方面,5G能更好地支持語音調度及視頻監控等場景應用,提供更大的帶寬和更廣的連接,滿足臨時場景的爆發式需求。 當前,全球電力網絡正加速向智能電網升級,信息通信也迅速向5G時代邁進,兩大高速演進中的基礎設施之間,正在產生一些奇妙的化學反應。下一步,兩者之間的進一步融合還需要解決5G基站、行業標準、技術安全等問題,讓電力行業在5G時代迸發出更大的活力。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