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j0nrt"></span>
        <li id="j0nrt"><meter id="j0nrt"><th id="j0nrt"></th></meter></li>
        <label id="j0nrt"><meter id="j0nrt"></meter></label>

        1. 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十二五節能環保|電力節能|節能服務|節能電機|十三五|政務動態|冶金|電力節能產品及技術|煤炭|節能鍋爐
          新能源|節能通用機械|暖通制冷|通用節能裝置|光伏|綠色照明|國際視野|十大節能工程|企業動態|專業論文
          人物訪談|推薦案例|變頻器|
          >>首頁 >> 商業資訊 >> 電力節能產品及技術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2019-2020年度國內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時間:2020-2-7 9:45:50)
             2019年,全國電力生產運行平穩,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全年全社會用電量7.23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5%,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貢獻率為51%。2019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0.1億千瓦,電力延續綠色低碳發展態勢,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繼續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保持快速增長;跨區、跨省送電量實現兩位數增長。預計2020年,電力消費將延續平穩增長態勢,全社會用電量增長4%-5%。預計年底發電裝機容量21.3億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繼續上升。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局部地區高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
             一、2019年全國電力供需情況
             (一)全社會用電量平穩增長,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的拉動效果明顯
             2019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7.23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5%。全國人均用電量5161千瓦時,人均生活用電量732千瓦時。各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5.5%、4.5%、3.4%和4.7%。電力消費主要特點有:
             一是第一產業用電量平穩增長。2019年,第一產業用電量78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5%。其中,漁業、畜牧業用電量分別增長8.2%和5.0%。第一產業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1.1%,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05個百分點。
             二是第二產業及其制造業用電量保持中低速增長。2019年,第二產業用電量4.94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1%;各季度增速分別為3.0%、3.1%、2.7%和3.5%。第二產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8.3%,比上年降低0.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47.9%,拉動2.1個百分點。制造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9%,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1]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0%,其中建材行業用電量增速為5.3%,黑色行業用電量增速為4.5%,化工行業用電量與上年持平,有色行業用電量增速為-0.5%;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2]用電量比上年增長4.2%;消費品制造業[3]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2%;其他制造業[4]用電量比上年增長6.3%。
             三是第三產業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2019年,第三產業用電量1.19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9.5%,各季度增速分別為10.1%、8.6%、7.7%和11.8%。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長16.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用電量增速均在10%以上。
             四是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中速增長。2019年,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02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7%;各季度增速分別為11.0%、7.7%、1.2%和3.7%。分城鄉看,城鎮居民、鄉村居民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5.5%和5.9%。
             五是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合計超過50%。2019年,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分別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5和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3.1%和17.9%,兩者合計達到51.0%,其中第三產業貢獻率比上年提高10.1個百分點。
             六是西部地區用電量增速領先。2019年,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3.6%、4.5%、6.2%、3.7%,占全國比重分別為47.2%、18.7%、28.3%、5.8%,全國共有28個省份用電量實現正增長。
             (二)電力延續綠色低碳發展趨勢,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均保持較快增長
             截至2019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0.1億千瓦,比上年底增長5.8%,其中全國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8.4億千瓦,比上年增長8.7%,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1.9%,比上年底提高1.1個百分點。2019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3825小時,比上年降低54小時。全國主要電力企業合計完成投資7995億元,比上年下降2.0%。
             電力供應主要特點有:
             一是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突破20億千瓦。截至2019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0.1億千瓦、同比增長5.8%。分類型看,水電3.6億千瓦、核電4874萬千瓦、并網風電2.1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2.0億千瓦、火電11.9億千瓦。火電裝機容量中,煤電裝機10.4億千瓦、氣電9022萬千瓦。2019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0173萬千瓦,比上年少投產2612萬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6389萬千瓦,占新增發電裝機總容量的62.8%。全國新增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2574萬千瓦和2681萬千瓦,分別比上年多投產447萬千瓦和少投產1844萬千瓦。新增煤電、氣電裝機容量分別為2989萬千瓦和629萬千瓦,分別比上年少投產67萬千瓦和255萬千瓦。
             二是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快速增長。2019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為7.33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7%。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2.39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0.4%,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為32.6%,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其中,水電、核電、并網風電和并網太陽能分別比上年增長5.7%、18.2%、10.9%和26.5%。全國全口徑火電發電量5.05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4%;其中,煤電發電量4.56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7%。
             三是水電和太陽能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比上年提高。2019年,水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3726小時,比上年提高119小時;并網太陽能發電1285小時,比上年提高55小時;并網風電2082小時,比上年降低21小時;核電7394小時,比上年降低149小時;火電4293小時,比上年降低85小時,其中煤電4416小時,比上年降低79小時,氣電2646小時,比上年降低121小時。
             四是農網升級改造及配網建設是電網投資重點,跨區跨省送電量較快增長。2019年,全國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856億元,其中110千伏及以下電網投資占電網投資的比重為63.3%,比上年提高5.9個百分點。全國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23042萬千伏安,比上年多投產828萬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34022千米,比上年少投產7070千米;新增直流換流容量2200萬千瓦,比上年減少1000萬千瓦。2019年,全國跨區、跨省送電量分別完成5405億千瓦時和14440億千瓦時,分別比上年增長12.2%和11.4%。
             五是電力燃料供應由緊平衡轉向總體平衡,電煤全年綜合價超過綠色區間上限。煤礦優質產能逐步釋放,進口煤支撐作用較好發揮,2019年電煤供應總體有保障。電煤價格前高后低,震蕩幅度收窄,全年綜合價仍超過《關于印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發改運行〔2016〕2808號)規定的綠色區間上限(500-570元/噸)。
             中國沿海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沿海指數)5500大卡周價格圖
             (三)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局部地區采取了有序用電措施
             2019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華北、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其中,蒙西、冀北、遼寧、浙江、江西、湖北、海南等省級電網在部分時段采取了有序用電措施,蒙西電網從前幾年的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轉為2019年以來的電力供應偏緊。
             二、2020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預測
             (一)電力消費延續平穩增長態勢
             2020年在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國家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大背景下,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延續平穩增長,在沒有大范圍極端氣溫影響的情況下,預計202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比2019年增長4%-5%。
             (二)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將繼續提高
             預計2020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2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投產8700萬千瓦左右。預計2020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1.3億千瓦,增長6%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9.3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43.6%,比2019年底提高1.7個百分點左右。
             (三)全國電力供需保持總體平衡
             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分區域看,預計華北、華中區域部分時段電力供需偏緊;華東、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
             三、有關建議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翻番”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電力行業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全國發展改革工作會議和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精神,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打好三大攻堅戰、精準脫貧提供電力保障,切實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結合當前經濟形勢及電力供需分析與預測研究,提出有關建議如下:
             (一)多措并舉,提升電力高質量可持續保供能力
             一是更多以市場方式降低社會總體用能成本。進一步加強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科學規劃設置不同范疇的交易品種,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結合各地電網發展階段、電網運行特性、電價承受能力等實際情況,差異化核定第二監管周期輸配電價水平;合理確定關鍵核價參數,科學修訂輸配電價定價辦法,在降低社會用能成本的同時,保障電網企業可持續安全保供和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
             二是推動煤電板塊穩步轉型。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穩定電煤供應,平抑電煤價格;建立完善容量市場及輔助服務補償機制,逐步由單一電價向兩部制電價過渡,運用市場化手段推動煤電企業轉型發展;同時,給予煤電企業一定的專項資金和專項債轉股政策支持,保障火電企業更好為全社會服務,發揮系統調節兜底保供的基礎作用和集中供暖供熱的保民生作用。
             三是合理引導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保持產業政策連續性,控制補貼退坡的節奏和速度,確保風電、光伏等產業鏈平穩運行發展。發揮金融市場作用,開發針對清潔能源的融資品種,將應收補貼款納入流貸支持范圍,解決全行業補貼資金缺口問題。
             (二)協調發展,提高電力資源配置效率
             一是統籌源網荷儲發展。推進建設發展分布式與集中式的清潔能源供能方式,充分發揮電力在能源轉型中的中心作用和電網的樞紐作用,聚焦用戶需求,通過智能化電力設備及調節手段實現源、網、荷、儲的整體優化,進一步提高能源資源的配置能力。
             二是提高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破解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大規模并網及電力輸送問題,保障新能源消納。通過建立完善配套政策和市場機制,提高企業積極性,推動氣電、抽蓄等系統靈活性調節電源建設,同時,要加快完成“十三五”煤電靈活性改造目標,推動煤電企業轉型升級。
             (三)政策引導,促進電力高效利用
             一是進一步推進電能替代。在需求側領域合理實施電能替代,不斷創新替代方式和內容,進一步擴大電能替代范圍和實施規模,擴大電力消費市場,促進大氣污染治理。
             二是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探索實施需求響應和精益化的有序用電;進一步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機制,以及居民階梯電價等相關政策,不斷提高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全力推進電氣化進程。
             三是加大轉供電環節的清理整頓,在降低企業用電成本以提升企業經營效益、提振實體經濟的政策環境下,引導和幫助電力用戶用好政策紅利,提升用電效率。
             注釋:
             [1]四大高載能行業包括: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4個行業。
             [2]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包括:醫藥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9個行業。
             [3]消費品制造業包括: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及精制茶制造業、煙草制品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家具制造業、造紙和紙制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12個行業。
             [4]其他制造行業為制造業用電分類的31個行業中,除四大高載能行業、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消費品行業之外的其他行業,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其他制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6個行業。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行業唯一!海爾攜學校全場景解 
             10月12日,第77屆中國教育裝備展會在青島世博城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展會現場吸引了超100 
          熱點文章
          ·《遼寧省關于執行燃煤鍋爐大氣污染物特別排
          ·行業唯一!海爾攜學校全場景解決方案亮相中
          ·國管局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司副司長洪波一行來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亮相國家節能中心節能技術
          ·浙江岱山火電承建的4號海上風電安裝開工
          ·剛剛,雙良節能與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達成戰
          ·河北省光伏新能源商會成立大會在石家莊隆重
          ·格力亮相國際數據中心展 變頻技術領跑綠色
          ·光伏行業代表向"兩會"
          ·新能源鋰電行業專家齊聚青海 共討新能源產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56350733 合作電話:010-56350733 媒體聯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bjzxjy@163.com
          域名:www.www.qvoddyy.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國際節能環保網.com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京ICP備0900751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51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99re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卡一卡二卡三|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97在线观看永久免费视频|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99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韩国欧洲一级毛片免费|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两个人日本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1| 成人浮力影院免费看|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4hu四虎最新免费地址| wwwxxx亚洲| 99久久国产免费-99久久国产免费 99久久国产免费中文无字幕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国产91在线| 免费看www视频| 一级毛片试看60分钟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亚洲人成电影院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2020| 99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九九美女网站免费|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