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天的國際氣候變化科學大會,討論并公布了最新的有關氣候變化的科學發現。科學家們希望這些新的研究能夠給參加今年12月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各國政治家們一點壓力。
這次大會是由幾所世界知名大學共同舉辦的,致力于研討氣候變化領域的一些話題,包括對氣候變化不作為的成本、氣候變化對全球安全的威脅以及氣候變化引發的貧困問題。
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供給中會占有比之前估計的更重要的地位,但是其價格不會便宜。這項研究是在本次會議上公布的。據預測,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將會占到世界能源供給的40%。
這一研究的參與者,芬蘭赫爾辛基科技大學的彼得·路德指出:“這份新的報告比之前的報告對可再生能源地位的估計要高很多。如果可再生能源能得到如同核能在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時的政府關注及金融支持,風能及太陽能到2030年,在能源供給中所占的份額將會與傳統電力相當。”
路德同時還警告說:“但是,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是需要實實在在的金融支持的。新能源技術的開發需要大約每年1280億美元至255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沒有這一支持,風能及太陽能在能源供給中的比例將會低于15%。
路德補充到:“我們需要做的是在能源生產、消費以及分配方面完全地轉型。”
來自印度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卓雅謝爾·羅伊認為,在可再生能源技術日趨成熟的情況下,關鍵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實施,這需要大量的資金。但是,近來對碳捕獲及儲存、核技術以及生物能的投資,使得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空間越來越小,而這個問題是需要各國政府深思熟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