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我國智能電網市場正在形成 |
(時間:2015-7-15 9:08:30) |
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此,電力行業資深人士評論指出,《指導意見》的出臺對于厘清“智能電網”概念,明確原則、重點任務與方法至關重要。今后無論是現代電網,還是智慧電網,“一些過去似是而非的提法可以休矣”。 據了解,當前我國發展智能電網,目的是要進一步提高電網接納和優化配置多種能源能力,同時推動清潔能源、分布式能源的科學利用,全面構建安全、高效、清潔的現代能源保障體系,并帶動上下游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我國能源科技和裝備水平的全面提升。 此次《指導意見》還提出了十項主要任務,重點也是圍繞“建立健全網源協調發展和運營機制,全面提升電源側智能化水平;增強服務和技術支撐,積極接納新能源;加強能源互聯,促進多種能源優化互補;構建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支撐平臺”等問題進行布局,而最終我國的智能電網,就是要構建一張“實現我國能源生產、消費、技術和體制革命的重要手段”的能源互聯網。 能源戰略徹底轉型 我國智能電網概念的提出始于2009年前后,當時全球正在掀起一輪智慧地球熱潮。受此啟發和影響,我國相關企業以及研究機構也陸續加入到這一行列。由于缺少參照和借鑒,最初的智能電網,概念模糊、設計超前,模式及規模甚至遠大于互聯網。 國家電網公司算是國內最早開始實施智能電網布局的企業之一,其提出的“堅強智能電網”,經過多年的調整和完善,已經十分接近國家兩部門提出的智能電網實質性內容,但以特高壓為主的特定內容又使其似乎偏離智能電網的核心。 在最近一次的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上,國際智能電網產業聯盟理事會理事武建東表示,我國智能電網在2009年之所以做不起來,有很多原因,其中一點是把它作為科技創新、科技示范的概念來討論,如果要把智慧能源推到另外一個高度來講,就必須上升為國家戰略。 武建東所說的另一個高度是指能源發展的頂層設計。近年來,我國已經發布了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明確到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這意味著到2020年,中國決心用48億噸標準煤來實現大約100萬億元的GDP總量,“未來幾年,中國最重要的就是能效問題,能效革命與智慧能源、智能能源相結合,我們就可以把這樣一個概念作為國家戰略配合整個戰略轉型來實現”。 武建東指出,在此藍圖下,中國能源將在六個放開基礎上實現大規模的徹底轉型,包括放開電力、油氣等能源網的競爭;放開油氣、電力競爭性環節價格;放開能源企業投資項目;放開資源勘探市場;放開能效;放開能源技術創新等。 同時,在放開基礎之上,對中國能源體制、能源生產、能源消費進行大規模、顛覆性的重組,大規模重組以后,有望在2020年前后出現一個比較新的能源體系。 智能化趨勢不可改變 能效的合理控制和利用將是未來電網的最基本特征所在,而在信息化、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之下,“互聯網+能源”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指出,當前全球電力需求增長將進入新的加速期。2020年之前,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氣化水平逐步提升,電力需求將持續增長。在2010~2020年階段,電力需求平均增長2.8%,電力消費彈性系數0.9,到2020年之后,終端各領域電能對傳統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和石油的替代進程將明顯加快,風電、太陽能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不斷攀升,全球電力需求增長將逐漸加速,2020~2030年、2030~2040年電力需求增長率會達到3.3%和3.8%。 展望未來我國清潔能源規模,2020年水電將達3.5億千瓦,風電2億千瓦,太陽能1億千瓦,生物質能3000萬千瓦,核電5800萬千瓦,加起來7.3億千瓦左右,再往后到2050年清潔能源可能達到30億~60億千瓦的開發規模,這將對未來電力系統的構建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能源網絡的互聯信息化已經是不可改變的趨勢。根據《指導意見》,未來我國的智能電網需具備高度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等特征。 通過智能電網,我國將逐步建立并推廣供需互動用電系統,實施需求側管理,引導用戶能源消費新觀念,適應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儲能等多元化負荷接入需求,打造一個從“實現清潔能源的充分消納”到“提升輸配電網絡的柔性控制能力”,再到“滿足并引導用戶多元化負荷需求”的互動用電服務平臺。 記者了解到,在智能電網建設方面國內企業早已發力。國網公司計劃年內將新建智能變電站1400座;組織開展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安裝智能電能表6060萬只,建成投運“三線一環”高速公路城際互聯快充網絡。同時還將組織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包括新能源開發工程、支撐分布式電源應用工程、促進便捷用電工程、推動電動汽車發展工程、服務智慧城市建設工程和提升電網智能化工程等。 今年,國家電網基礎投資將達到4202億元,同比增幅達24%,投資金額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智能電網研究報告,預計到2015年,全球針對智能電網硬件、軟件和服務的投資將在2010年的基礎上增加17.4%,達到464億美元。一個逐步壯大的智能電網市場正在形成。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