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電機】普及推廣高效電機實現“一舉兩得” |
(時間:2012-6-11 9:48:45) |
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促進節能家電、節能汽車、高效電機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16億元支持推廣高效電機。受此利好消息影響,節能汽車類、電機類上市公司股價近日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作為一個細分市場,高效電機是此次補貼范圍中最少被市場提及的產業,也是首次得到國務院表態并得以支持推廣,顯示了國家對高效電機行業的重視。 2011年8月31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針對電動機提出,要加大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實施節能減排重大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工程,重點支持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實施電機系統節能,電機系統運行效率提高2-3個百分點,新增余熱余壓發電能力2000萬千瓦;加大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實施節能減排重大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工程,重點支持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深化“以獎代補”、“以獎促治”以及采用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電機產品。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電動機制造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分析顯示,2011年我國中小型電機行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有所回落,其中的主要指標總資產貢獻率、資產保值增值率和產品銷售率同別分別下降了0.9個、17.9個和2.3個百分點,而資產負債率則同比上升了1.3個百分點。 對此,前瞻產業研究院電機行業研究員賀丹陽指出,在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電動機行業經濟增速放緩,電動機企業必須調整產品結構、轉型發展,加快高效節能電機及新產品的研發,開拓國內高效電機市場刻不容緩。 同時,賀丹陽分析認為,我國雖然是全球電機制造大國,但主要是生產附加值低、能耗高的普通電機,少數企業生產的高效電機也絕大部分用于出口,國內應用的比例很低。這不僅與我國日益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相悖,而且制約了我國裝備制造企業的產業升級。 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正在不斷提高電機能效準入標準,導致我國電機能效水平與國外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賀丹陽指出,國內電機企業必須提高認識,緊緊把握好高效電機推廣的有利時機,下決心加快推動國內高效電機規模化應用,既有利于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又能帶動電機產業結構升級并做大做強,可謂是“一舉兩得”。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