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電力】五大電企的火電行業減排義不容辭 |
(時間:2012-1-12 11:59:12) |
在日前召開的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等火電企業簽署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減排目標責任書明確了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主要減排任務和措施等。根據減排目標責任書的規定,五大發電集團在“十二五”期間要完成4億千瓦火電機組的脫硝設施。這說明“十二五”期間火電行業必然要加大減排力度,推進電力行業氮氧化物減排。
火電行業是氮氧化物排放大戶。我國火電行業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40%以上。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我國氮氧化物排放量會繼續增長。有數據表明,2011年前三季度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上升7.2%,與2011年減排1.5%的計劃目標相差較大。因此,在嚴峻減排形勢下,火電行業必須擔負起相應的減排責任。
五大發電集團是國有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相比,國有大型企業在保護環境的行動上應更加積極主動,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目前,《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已正式實施,對氮氧化物排放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把“十二五”氮氧化物減排工作做好、做實,對五大發電集團來說義不容辭,是承擔更高社會責任的體現。
提高對污染減排的認識。火電企業要進一步提高對污染減排的認識,切實承擔起氮氧化物減排的主體責任,克服當前煤電價格高位運行、火電企業利潤下降形勢下脫硝設施運行經費不足的困難,擺脫種種借口和消極心態,把火電脫硝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主動做好污染減排工作。
打破行業壟斷。眾所周知,電力行業是壟斷行業,由于缺乏競爭,電力企業吃“大鍋飯”現象嚴重,造成了污染減排要等國家補貼的心態,一些企業以虧損為由不積極推動減排。對此,應切實采取措施,打破電力行業的壟斷局面。首先,取消央企在發電領域的專營,允許充分競爭,建立有效的監管體系;其次,中央財政不再以任何名義直接給央企投資,央企和民企應享受同等的國民待遇,央企利潤不得實行再返還;第三,央企領導人應由股東和投資人確定。此外,允許非國有資本進入央企核心經營領域,真正落實民營經濟進入壟斷行業的“36條”。
積極開展脫硝技術研究,研發適合國情的氮氧化物削減技術。我國已有電廠煙氣脫硝控制技術,但關鍵技術仍受制于國外。因此,應對氮氧化物控制技術研究給予更多支持及優惠政策,盡快推動國內氮氧化物控制技術規模示范應用及產業化。
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把總量控制作為新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以總量定項目,以總量定產能。加大對已建脫硝設施發電企業的執法力度,規范火電企業污染物排放行為;嚴格監管火電機組“三同時”脫硝設施運行,切實提高脫硝機組的投運率;對經查實未正常投運脫硝設施的火電企業,暫緩其所屬電力集團新建項目的環保審批。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