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大唐遼源發電廠聚焦機組節能技改,降低設備消耗指標,加強機組運行調整,優先使用設計煤種,精細管理,使節能工作取得新進展。廠用電率和供電煤耗較上一年同期分別下降0.41%、10克/千瓦時;廠用電量較同期減少2339萬千瓦時,為企業增加利潤935.6萬元,同時為打贏“一保一降”攻堅戰奠定了基礎。
抓技改,優化運行指標。2011年初,該廠下發《科技改造機組經濟性指標的技改立項》通知,確定主攻方向,并成立了由生產副廠長牽頭的技改攻關小組,制定《大唐遼源發電廠2011年重大項目技改方案》。按專業上報技改項目,開展可行性分析;按照頂層設計、統籌兼顧、分步實施的方針開展工作。8、9月份,利用2臺機組C級檢修對影響機組經濟運行的設備缺陷集中進行攻堅,完成了重大項目16項。其中3、4號鍋爐取消增壓風機后,廠用電率降低了0.3個百分點,3號機A循環泵由單速電機改為雙速電機后,年節約200萬千瓦時電量,4D熱網循環水泵加添液力偶合器調速運行,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和經濟性。2011年全年共完成70余項節能技術改造。
抓運行,精細調整降煤耗。該廠加強運行調整,使參數“壓紅線”運行,節能降耗,提高機組運行經濟性,并通過“五加強”不斷優化方式,力爭使機組在最佳工況運行。一是加強小指標競賽、超發電考核兌現,實施經濟調整與績效考核掛鉤,提高運行人員責任意識;二是加強理論、技能培訓和定期開展運行人員仿真機競賽,提高運行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三是加強對鍋爐燃燒工況、油槍投退、風機啟停等細節的全過程監管,提高機組整體運行經濟性;四是加強運行分析,通過日統計、周分析、月總結查擺問題,持續改進,以小指標促進大指標的完成;五是加強科學配煤摻燒,保證運行參數“壓紅線”運行,提高機組負荷率。
抓煤種,降低設備損耗。該廠設計煤種為內蒙古霍林河地區煤種,為保證機組“吃得可口”,積極應對煤炭市場變化,實施誠信雙贏戰略,確保燃煤供應;成立廠黨委書記任組長的煤炭協調小組,加大同礦方、鐵路、政府的溝通力度,尋求支持和理解,開拓煤源,保證合同兌現率,并克服企業現金流緊張等困難千方百計保證煤款。此外,積極向地方反映企業困難狀況,尋求政策支持,有效緩解煤炭供應的緊張形勢。2011年,該廠全年組織進煤249萬噸,設計煤種到貨率達到了92%,有效降低了設備損耗率。
抓管理,落實責任促增效。該廠對照集團公司一流標準,修訂本企業三線值,制訂《能耗日指標分析管理辦法》、完善了節能降耗管理等系列措施,加強對生產、經濟指標的過程控制管理,重點抓好“煤、油、電、氣”等關鍵指標的跟蹤分析。發揮三級節能網絡管理,按照廠、部門單位以及班組,分解目標、落實責任,真正做到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在全廠班組中開展精細化管理星級評價,督促整改抓落實。制定了《非生產用能管理辦法》全面加強非生產用能的使用和管理。按照一流火電機組標準,開展對標工作,將本企業指標與一流指標進行“同比”、“環比”查找問題和差距,制定落實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