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電力】電網節能需技術管理雙過硬 |
(時間:2011-11-4 14:59:20) |
“抓好電力資源的高效利用,在‘窩電’與‘缺電’余缺調劑上取得明顯成效。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開展跨省跨區電能交易,進一步修訂和完善電力調度交易規則,優化調度方式,為推進跨省跨區電能交易創造良好的條件。不斷提高電網跨省跨區輸送能力,增加省間、區域間電能交易量,實現更大范圍的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國家電監會主席吳新雄在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 “‘十一五’期間,電力企業按照國家統一要求與部署,不斷優化電源結構,加快電網建設步伐,加大二氧化硫治理力度,超額完成了‘十一五’規劃要求的各項節能減排指標”。國家電監會總監譚榮堯在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但是,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的潛力需進一步挖掘。電網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電力調度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間,電網企業通過跨區電網建設、資源優化配置、節能發電調度、高效節能設備利用、需求側管理等措施,為圓滿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作出很大貢獻。但因為政策法規不配套、執行力度不夠等原因,電網企業節能減排還有一定空間可挖。隨著“十二五”國家提出新的更加嚴格的節能減排目標,電網企業需全面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節能減排政策,實現技術管理雙手抓、雙過硬,才能有效挖掘節能減排的內在潛力。 技術領先是前提 “節能減排,管理和技術是兩項重大內容,而新技術需要國家出臺配套的政策法規來推動。”國網電科院相關負責人在10月31日接受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說。 “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最重要的還是技術開發應用和需求側管理,而技術的應用和需求側管理需要政府出臺相關措施,同時,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張粒子,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佐證了上述觀點。 在電網企業使用技術手段,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方面,欒軍表示,“國家電網公司將加快堅強智能電網建設,促進能源資源高效清潔利用,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堅強智能電網。” 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利用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有力措施,但清潔能源大多屬于地域性資源,本身無法直接輸送,必須轉化為電能并通過電網供應到戶。但是,我國電網建設與清潔能源轉化利用上仍存在空間和技術上的障礙,這需要電網企業加大技術開展力度,國家出臺相關應用扶持政策。業內人士認為。 據悉,國家電網公司將建設聯接大型能源基地與主要負荷中心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工程,以及一批技術先進、示范性強的智能電網工程,滿足大型水電、風電等能源基地電力外送,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升電網優化配置資源和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的能力。同時,組織開展國家“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加強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節能減排指標管理,做好線損率、二氧化硫排放等關鍵指標的分析和預警,開展電網經濟運行工作,提升節能減排精益化管理水平。 國家電網公司的特高壓和智能電網建設,不論是電網發展方式還是節能減排方面都是非常明智的,大規模接受可再生能源并網,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配電網的薄弱對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有較大的制約作用,所以,要加強配電網智能化建設的步伐,實現全網智能化。業人專家明確表示。 “繼續加強電網降損工作,優化電網結構,簡化電壓等級,縮短供電半徑;大力開展電網經濟運行,強化無功管理;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應用。對于列入國家開發計劃的風電項目,及時啟動并加快推進送出工程前期工作,積極創造條件,滿足風電接入電網需要。”欒軍表示。完善發電權交易機制和辦法,拓展交易空間,“十二五”實現機組替代交易電量2500億千瓦時。 需求側管理空間大 “‘十一五’期間,電網企業發揮電力需求側管理系統作用,實現錯峰調節,保證重要客戶、重點地區的電力有序供應。但峰谷電價、差別電價等執行力度有待強加。”國網電科院相關負責人對本網記者表示。 “節能和減排是相輔相成的,只要節能就能減排。需求側管理可有效節約能源,減少浪費,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必須深入挖掘其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張粒子教授對本網記者表示了同樣的觀點。 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明確電網企業是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重要實施主體,并提出了電力電量節約指標。要求電網企業充分發揮現有網絡、技術、資金、信息等優勢,向全社會提供規范、高效、專業的節能服務。 對于電網企業如何執行國家需求側管理方法,有效利用自身和社會資源,實現節能目標,國網電科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需有效引導用戶安全用電、科學用電和節約用電,推廣節能變壓器、蓄能空調等,實現全社會節能。 “用戶端的管理是節能減排的重點,但是需求側管理的政策目前還不到位。比如說峰谷電價,未在全國全面推廣。如果需求側管理政策和執行到位,可有效節約能源。”張粒子教授對本網記者表示。 發電機的利用小時不足是最大能源的浪費,如果負荷曲線不穩,會造成電力設備閑置。發電機利用率在80%~90%時,煤耗最低、效率最高。比如家用冰箱,-10oC和-18oC冷凍的效果沒什么兩樣,如果客戶有節能意識,把家用冰箱調到最佳位置,就能達到節能的目的;美國大量使用的需求響應烘干機,裝入一個很小的智能裝置,就可以達到電價高時停用,電價低時運行的目的,而這些設備大多是中國制造,但應用的卻是外國人。 “大量使用電網友好設備,就可達到節能的目標。能源節約了,排放量自然減少。”國網電科院相關負責人對本網記者坦言。 在引導客戶大力使用節能設備的同時,電力企業需進一步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大力推廣管理示范項目,引導用戶科學用能、節約用能。完成國家《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規定的節約電力電量指標。“按照國家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的要求,加快建設節能服務體系,促進社會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欒軍表示。 據悉,隨著國家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實施,電網公司節能服務工作將納入政府主管部門的考核。“節能指標必須作為一項硬指標、硬任務納入電網公司內部計劃、實施、監督和考核體系,建立高效嚴謹的業務流程和工作標準。”業內專家表示。 政策到位是保證 “節能減排工作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需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規的支持。國外需求側管理成功的關鍵在于建立了法規體系,并有相應配套政策的支持。”國網電科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最新消息顯示,廣東省物價局給新能源汽車特設了峰谷電價,從晚上23點到早晨7點是0.2495元/千瓦時,其他時間是1.06元/千瓦時。電動汽車用戶充分利用谷價時間充電,避免了大批量客戶用電高峰時間充電對電網的沖擊。浙江寧波市不銹鋼企業正式實行差別電價政策,對淘汰類不銹鋼企業電價每千瓦時提高0.3元。有效制約了高耗能企業用電,實現節能減排。 “發達國家用電需求年增長1%到2%,而我們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快,需要電能多。”張粒子教授對本網記者直言。“節能減排,需增強節能意識,不僅僅是電力行業電力企業的事,而是政府、企業、民眾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而政策的到位,是實現目標的基礎保障。” 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國家確定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提出建設西部大型水電基地和八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為保證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開發和消納,需要加快跨區電網和特高壓輸電通道建設,實現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 “加快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實現清潔能源高效利用。”欒軍建議。“加強電網與電源的統一規劃,有利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當前,電源、電網缺乏統一規劃,存在核準不同步、建設周期不協調的問題。為促進電力工業科學發展,提升電力行業整體效率,需要加強電網與電源的統一規劃,進一步調整電源結構,加快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優化火電布局,加大大型煤電基地開發力度,建設跨區特高壓輸電工程,實現能源資源在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建立電源與電網工程同步規劃、同步核準、同步投產的有效機制,才能促進電網電源協調發展。 電力系統是集發、輸、配、用于一體的動態平衡系統,電網必須滿足安全運行、可靠供電、優質服務和經濟高效等各種要求。“建議統籌考慮電網的規劃建設、運營評價和安全運行研究,提出能夠科學評價考核電網的規則和方法。”欒軍表示。 “完善節能減排相關政策。為進一步促進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建議盡快完善風電配套送出輸變電工程定價補償機制,出臺合理的抽水蓄能電價機制以及常規電源為風電調峰提供輔助服務的補償政策。”業內專家表示。 對于電費電價補貼機制,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四部委在“十一五”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情況通報中,提出了明確的建議和要求,“完善差別電價、峰谷分時電價、懲罰性電價政策,出臺鼓勵使用蓄能空調的電價政策,對缺電省份全面實行尖峰期電價,對高耗能行業實行用電加價,通過電價形成產業調整的倒逼機制,推動節能減排。盡快出臺鼓勵余熱余壓發電和煤層氣發電的上網和價格政策,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研究制定對頂峰發電機組、抽水蓄能機組進行價格補貼的扶持政策。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