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電機】中央財政通過加大補貼等方式推廣高效電機 |
(時間:2011-3-23 10:30:58) |
繼“家電下鄉”之后,又一項國家財政引導政策即將“落地”。近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召開會議決定,將通過加大財政補貼等方式推廣高效電機。業內專家表示,高效電機的推廣既有擴大產業消費需求的意味,同時也有節能減排的深遠意義。 做法 由上游補貼 中下游 前不久,國家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出臺《關于印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實施細則的通知》,表示將通過加大財政補貼等方式推廣高效電機。據悉,這是繼去年10月兩部委將高效電機納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采取財政補貼方式進行大力推廣后,“政策即將落地的表現”。 據了解,2011年全國高效電機的推廣任務是3177萬千瓦,約占全年國內電機銷售量比重的30%,其中低壓高效電機2000萬千瓦、高壓高效電機1000萬千瓦、稀土永磁電機177萬千瓦。 兩部委通知提出,生產企業是高效電機推廣的主體,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高效電機生產企業,由生產企業按補貼后的價格銷售給水泵、風機等成套設備制造企業。同時,要求申請推廣企業的低壓三相異步電機和高壓三相異步電機年推廣量不少于30萬千瓦,或稀土永磁電機年推廣量不少于1萬千瓦。因此,推廣任務分別由湘潭電機、臥龍電氣、南陽防爆等50家電機生產企業承擔。 目前,工業用電占據我國社會用電的“大頭”,而電機耗能在工業用電中又占據主導地位。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電機系統總容量約7億千瓦,但高效電機占比尚不足3%。 為使電機推廣“立竿見影”,財政部和發改委決定加大對高效電機的財政補貼力度。其中,低壓高效電機根據功率檔次每千瓦分別補貼58元和31元;高壓高效電機每千瓦補貼26元;稀土永磁電機每千瓦補貼100元。同時,兩部門還決定,新上項目必須全部使用高效電機等節能設備和產品。 而在去年6月出臺的《關于印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實施細則的通知》中,電機的補貼為每千瓦12-60元之間,今年與去年相比增長近一倍。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表示,為加快推廣應用高效電機,我國將抓緊建立以財政補貼政策為核心的高效電機推廣機制,其中財政補貼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鼓勵用戶大規模采購高效電機,并加快淘汰高能耗老舊電機。 東莞市五金機電商會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由于目前政策傾向于補貼源頭企業,市場推廣具有明顯的“引導性”,通過上游補貼中下游,從而將高效電機推廣“遍地開花”。 意義 效率提5%可節電一個三峽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電機過于耗能與低效,也是國內出臺高效電機補貼的重要原因。據一份《電動機調速技術產業化途徑與對策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發電總量的66%消耗在電動機上,去年年底電動機總裝機量約為7.62億千瓦,但高效電機市場不足3%,電機拖動系統拖動整體運行效率比發達國家低20%。 根據歐洲制定有關標準,電機效率分為IE1(最低)、IE2、IE3、IE4(最高)四個等級。但據國家中小電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國內重點企業198臺電機的抽樣調查,其中達到2級以上的高效節能電機比例只有8%。這對整個社會資源產生了極大的浪費。 業內專家指出,提高電機運行效率主要可通過兩個途徑,一是通過變頻器調速,改善交流電機的運行效率;二是使用高效電機。目前來看,通過財政杠桿手段撬動電機使用市場可操作性強一些。 據介紹,與普通電機相比,高效電機通過采用優質材料并且優化設計,能耗要平均下降20%左右,超高效電動機則比普通電動機少損耗30%以上的電能。價格方面,目前市場上高效電動機價格較普通電動機要貴15%-30%左右,但根據耗電量來計算,高效電機高于普通電機的投資額在2年內即可收回。 通常情況下,使用高效節能電機可提高3%-5%左右的效率,其中稀土永磁電機的效率甚至可以提高10%以上。有機構做過計算,如果將所有電動機效率提高5%,則全年可節約電量達765億千瓦時,這個數字接近三峽一年的發電量。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目前我國電機年用電量超過2萬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用電量的60%。大力推廣高效節能電機、推進節能減排,對于完成“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問題 細則尚需繼續完善 根據通知規定,申請推廣企業要求在國內低壓三相異步電機和高壓三相異步電機年推廣量不少于30萬千瓦,或稀土永磁電機年推廣量不少于1萬千瓦。而大部分企業對此表示,這相當于為企業申請設置了較高“門檻”。 業內人士透露,電機銷售渠道主要有以下幾部分,終端用戶約占5%,代理商約占15%,下游產業的機械設備配套商約占80%,渠道分散使推廣量遭到分化。 而針對“年度終了后30日內,推廣企業提出年度補貼資金清算報告,逐級上報財政部”,業內人士也表示由于周期太長,加上企業在國內推廣的產品利潤太低,擔心企業資金不能及時回籠。 根據國際銅業協會調查數據,目前國內生產高效電動機廠商只占到規模以上企業的12%。在高效電動機潛在生產廠商中,近30%的廠商表示會在1至2年內生產高效電動機,有41%的企業表示要在3至5年內生產,但仍有不少企業暫無生產高效電動機計劃。 據了解,為使電機更加高效與節能,早在2006年12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強制性標準《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文件規定,低于三級能效的電機禁售,并設定四年過渡期,2011年7月1日以后,將禁售三級能效電機,這意味著2012年以后高效節能電機將全面取代傳統高能耗電機。 然而,強制性標準并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宋忠奎表示,強制性標準的強制性不在于標準的本身,而在于標準的執行,應明確由哪個部門負責實施,相關的規定也要細化并具備可操作性,否則,強制性就無從談起。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符合補貼條件的企業只有數十家,并且企業能否通過補貼在節能電機方面馬上盈利,還是個未知數。如果要讓高效電機“遍地開花”,進一步擴大補貼范圍,完善補貼細則勢在必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