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技術被光伏界廣泛看好,光伏巨頭紛紛加碼布局,上下游企業積極跟進配套。晶硅企業快速完成了從質疑到理解再到加入鈣鈦礦的轉變,光伏新勢力企業也在積極研發,競逐產業領先位置。設備企業積極開發鈣鈦礦生產設備,有實力的設備商還推出了鈣鈦礦制造整線解決方案。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發展鈣鈦礦已經成為光伏行業的共識。
鈣鈦礦技術關注度高
鈣鈦礦既是“民營晶硅的比武場”,也是“能源央企的必爭地”。市場對鈣鈦礦技術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多家光伏企業計劃擴大鈣鈦礦示范電站建設規模。在當前光伏行情下,企業希望通過鈣鈦礦找到新的突破口。
4月16日,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徐孟雷表示,晶科能源計劃2026年制造出效率大于34.0%的鈣鈦礦/TOPCon疊層電池。在此之前,2024年計劃將TOPCon鈍化接觸電池效率提至26.2%至26.5%;2025年計劃將TOPCon全鈍化接觸電池效率提至26.8%至27%。
徐孟雷表示,晶科能源選擇TOPCon作為鈣鈦礦疊層的底電池。相關技術積累上,晶科高性能N型TOPCon底電池保證了鈣鈦礦/TOPCon疊層電池對底電池的高開路電壓(Voc)需求。采用鈣鈦礦鈍化提升技術和復合層優化,公司開發了高效雙端鈣鈦礦/TOPCon電池成套工藝,最高認證效率達到32.33%。鈣鈦礦/TOPCon疊層電池展現出良好的光、熱穩定性。TOPCon電池高溫穩定性優異,為中間復合層及鈣鈦礦頂電池材料選擇及工藝開發提供了更寬的窗口。
同日,東方日升(300118)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光伏研究院院長楊伯川表示,東方日升計劃在2027年開發出850W以上、效率30%的鈣鈦礦疊層電池。在2027年以前的電池/組件技術路線規劃方面,東方日升計劃2024年HJT電池效率達到26.4%,2025年HJT電池效率達到26.8%,2026年HBC電池效率達到27.2%。
4月22日,光因科技宣布登頂美國NREL最高鈣鈦礦組件穩態效率世界紀錄榜。光因科技介紹,公司研發的大尺寸(光照面積1027.1平方厘米)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在NREL進行的最高效率點追蹤輸出(MPPT)的嚴格測試中實現了零衰減,其穩態效率認證達到19.2%,是NREL所有紀錄中首個突破1000平方厘米級的鈣鈦礦單結大尺寸組件,成為目前世界紀錄中最大面積、最高認證效率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
鈣鈦礦電池具有更高能量轉換效率
鈣鈦礦電池是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屬于第三代太陽能電池。鈣鈦礦電池的核心部分是由鈣鈦礦材料制成的光敏層,這種材料具有優異的光學及電學性質,可以將太陽光轉換為電能。
與傳統的硅基太陽能電池相比,鈣鈦礦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轉換效率,可以在柔性基底上實現大面積制造,制造成本更低并且制造過程更加簡便,在光伏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鈣鈦礦電池的理論能量轉換效率可達33%,超過了傳統晶硅電池29%的上限。在疊層或串聯配置下,鈣鈦礦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有望達到45%,發展潛力巨大。相比傳統電池,鈣鈦礦電池的制備過程更短,設備投資成本更低,同時材料廉價易得,對缺陷的容忍度也較高,因此在成本上具有很大優勢。鈣鈦礦電池因其輕薄、透光性強、短波長吸收能力強、弱光效應好等特性備受青睞,可以與晶硅電池形成差異化競爭。在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和車載光伏(CIPV)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鈣鈦礦電池環境適應性強,適用于多種氣候條件。
300059/ >東方財富(300059)證券表示,到2030年鈣鈦礦電池(單結&疊層)產能有望超過400吉瓦。
技術突破仍需時日
盡管鈣鈦礦電池效率不斷攀升,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鈣鈦礦光伏產業目前尚未成熟,最優的產品形態仍未有定數。鈣鈦礦產業還處在“從0到0.5”的階段,要實現“從0到1”的突破,需攻克電池壽命與穩定性、大面積組件制造等多項關鍵挑戰。據介紹,鈣鈦礦組件使用一年后,光電轉化效率可能衰減1至3個百分點,而長期效率衰減表現尚未得到充分了解。纖納光電提出“穩效協同”概念,呼吁行業在關注組件提效的同時,也要注重提升穩定性。目前國內企業正在推進鈣鈦礦組件穩定性相關標準的制定,有望讓中國這項產業標準成為世界標準。此外,鈣鈦礦光伏還面臨著大尺寸制造、封裝材料改進等多方面挑戰。業內人士表示,鈣鈦礦要形成“吉瓦級”以上規模化產能,還需要一定時間。本報綜合整理 編輯:李旭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