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湖北多地規范分布式光伏開發市場 |
(時間:2023/8/14 10:51:17) |
湖北省宜城市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宜城市戶用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要規范具有獨立產權的戶用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同時,全市所有學校、醫院、政府投資標準廠房、辦公樓等國有和集體權屬房屋,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實施屋頂光伏發電項目。
不僅是宜城,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湖北省多地都在對戶用光伏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進行規范,甚至一度對項目備案按下暫停鍵。隨著規范整治工作的推進,湖北省分布式光伏又面臨怎樣的發展環境?
宜城:規范安裝驗收和并網審批等環節
對于此次宜城市發布的《通知》,部分行業人士質疑其在安裝驗收和并網環節的部門評審過于復雜。
按照《通知》要求,屋頂光伏組件安裝完成后,項目業主要及時向屬地城鎮(辦事處)、經濟開發區提出驗收申請,由屬地鎮(辦事處)、經濟開發區會同市發改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建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執法局、市應急管理局、市供電公司等部門進行聯合驗收并出具驗收意見,驗收合格后方可到市供電公司申請并網接入。其間,共涉及8個主管部門。
對于380/220伏單點并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通知》要求,市供電公司要根據典型接入系統方案模板,與客戶確定接入系統方案,會同市發改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應急管理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審定后出具評審意見。項目業主根據確認的接入系統方案開展項目核準(或備案)和工程建設等工作。其間,共涉及7個主管部門。
“老百姓在自己家里裝一個電站要七八個政府部門審批,規范上肯定沒得說,但具體操作下來,是不是便捷,還有待實踐檢驗。”有行業人士指出,落實到戶用光伏這一層級,簡化流程對老百姓而言非常重要。
天門、隨州等地:市場整頓并非刻意收緊
結合《通知》中“國有和集體權屬房屋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實施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的要求,有行業人士將《通知》解讀為宜城市甚至湖北省收緊分布式光伏開發的政策信號。
早在今年4月,湖北省天門市、隨州市、石首市等多地的光伏開發企業相關負責人就向記者反映了當地分布式光伏無法備案的情況。
彼時,湖北部分光伏企業已和當地農戶簽訂了開發合同。“備案并不是簽合同的前置條件。而且當時也并沒有不能備案的政策,所以我們速度很快,一個月就簽了400多戶,也相應地采購了一些物資。”湖北省某分布式光伏開發企業相關負責人溫某告訴記者,在隨后的工作推進中,當地政府主管部門表示,項目要暫緩推進,無法當即備案。
如此遭遇,也讓如溫某一般的開發企業如坐針氈,多方反映尋求解決之道。對此,屬地發改部門也表示,當地投資開發建設屋頂光伏的企業已達到近30家,一哄而上引發了各種問題。其中,部分企業存在欺騙行為,損害老百姓利益;部分企業在建設中設計、施工不規范,不注重安全生產,存在安全隱患;部分企業在未通過電網公司接入申請情況下,盲目備案建設卻無法并網發電。這些問題不僅使電網承受巨大壓力,更擾亂了當地的新能源開發市場。暫停辦案旨在對屋頂分布式光伏進行清理整頓。
市場整頓并非刻意收緊。經歷幾個月時間,溫某和省內多家光伏企業負責人終于等來重新放開項目備案的通知。8月2日,記者再度和溫某確認項目現狀,溫某坦言:“就是8月剛剛通知放開的,真的太好了,我們這里已經可以備案了。”
市場火爆考驗政府治理能力
在全國光伏市場火熱發展的帶動下,根據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湖北省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網容量131.5萬千瓦,全省累計分布式光伏并網容量達到471.6萬千瓦。而在2022年,這兩組數據還僅為24.3萬千瓦和261.4萬千瓦。
“今年以來,從硅料到組件,光伏前端供應鏈價格快速下跌,一些原本處于觀望狀態的開發商頻頻出手,光伏新增裝機快速增長。”有資深行業人士表示,特別是對于分布式市場,由于此前供應鏈價格處于高位,部分央國企無法在集中式項目開發上獲得合理收益,只能考慮轉投分布式。“如今,供應鏈價格下行,開發大電站的收益水平已經達標,那么大央企做分布式的意愿自然會降低。不可否認,大型央國企在操作規范、企業信譽、工程質量把控上確實更具優勢。更多中小型企業進入市場,也是對政府相關部門治理智慧的一種考驗。不僅僅是湖北,這是全國都要面臨的問題,既不能‘一刀切’把門關死,也不能放任不管。”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