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中國光伏還有那些材料"受制于人"? |
(時間:2023/8/14 9:22:08) |
經過20年的努力,中國光伏產業從三頭(設備,原材料,市場)在外發展到今天在光伏全產業中獨占鰲頭:多級硅(>88%全球份額)、硅片(>95%全球份額)、電池(>85%全球份額)、組件(>70%全球份額),并且各環節的設備、原輔材技術、成本已全面領先其他國家。
即使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某些材料領域我們依舊受到國外制約,如果斷供,將對中國光伏產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再經歷3-5年的努力,我認為會全方位突破,打破制約。本文作者根據我們受影響程度做簡要分析,不一定準確,請廣大專家補充。
1、電池網版:網布100%進口(制約系數:★★★★★)
網版是印刷太陽能電池的正電極的重要工具,在網版上倒入漿料,用刮板帶動漿料在網版上移動,使漿料透過網版上的網孔被擠壓至太陽能電池上,在太陽能電池上形成對應的圖案,根據各家電池設計不同形成不同的圖案,以形成太陽能電池的正電極。因為其高精度,高耐用性,可靠性特別,以及很大程度決定銀漿的消耗量,單塊網板銷售價格高到8000元,網版的核心才材料網布價格高達100萬/kg,幾乎被日本ASADA MESH公司壟斷,國內近幾年在這塊也取得一定突破,銅電鍍技術(不用網板),鎳基薄膜/銅機薄膜與高強度耐磨的聚合物薄膜復合材料紛紛進入中試、小批量量產階段,隨著東威科技、羅博特科、太陽井在電鍍設備上的進步,以及良品網版新網布技術的發明,未來必有突破;但是在當下,如果國外企業停止網布的供應,全球光伏將立刻陷入困境。
2.金剛線:碳鋼盤條100%進口(制約系數:★★★★)
金剛線作為硅片切割的核心輔材,自從2016年實現技術突破量產以來,國內誕生了一批專業的金剛石線鋸公司:美暢、聚成、岱勒、三超等,大幅度降低了硅片的生產成本和提高了硅片生產效率,但他們都無法繞開日本新日鐵、日本神戶,奧鋼聯,因為他們母線的碳鋼盤條100%依賴進口,至今被日本新日鐵、匈牙利奧鋼聯控制,價格一漲再漲,達到12萬/噸;直到2020年江蘇聚成和廈門鎢業推出鎢絲線替代碳鋼線技術,才打破金剛線母線原材料100%依賴進口的情況,目前鎢絲金剛線占市場份額已經超過20%。鑒于鎢絲的高性能與降本可期,作者堅信替代碳鋼線的形式不可逆轉,原因如下:
1.鎢金屬(鎢坯條)29萬/噸,材料折算到每公里金剛線上不足10元/KM。目前成本高主要貴在良率和加工成本上;既然碳鋼母線加工成本能控制在3元/km左右,鎢絲在放量生產與競爭者進入的情況下,成本降下來只是時間問題;
2.另外有人提到鎢作為稀有金屬,不可持續,大家大可放心,按照一年1000GW的硅片核算,一年鎢金屬用量不到1萬噸(中國年產量6.6萬噸),且這1萬噸鎢絲金屬幾乎沒有任何損耗,可以100%回收再利用冶煉成鎢粉或做鎢合金,相當于是對鎢資源在循環利用;
目前碳鋼金剛線母線材料100%依賴進口,如果斷供,勢必造成余糧不足的局面,期待廈門鎢業、江蘇聚成、美暢股份加速推進鎢絲線的應用。
3.POE粒子:POE 99%進口(制約系數:★★★)
POE粒子是POE膠膜的核心上游原材料,成本在光伏膠膜的生產總成本中占比超80%。一直以來,我國POE消費全部來自于海外進口,且過去5年間進口量與進口額不斷呈現上升態勢,POE粒子生產迄今被海外壟斷,目前在國內尚未形成工業化量產,僅有海外少數的廠商擁有POE粒子量產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多家企業從2017年以來開始陸續在POE產品開始相關研發布局,目前已完成中試的有萬華化學、衛星石化、東方盛虹、茂名石化等。中試裝置規模普遍在千噸級別,預計2024年底國內自主開發的工業化POE裝置預計能夠投產。
雖然POE100%依賴進口,國內EVA已經取得突破,不至于造成停產問題。
4.低溫銀漿:片銀粉100%進口(制約系數:★★★)
光伏銀漿主要用于太陽能電池電極,靠印刷的方式形成電極,其核心成分為銀粉,銀漿分為高溫銀漿和低溫銀漿,對應的銀粉為顆粒銀粉和片狀銀粉;目前市場主要以PERC電池高溫銀漿為主,高溫銀漿逐漸突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實現了國產化,帝科股份、晶銀新材、匡宇科技、聚和股份為代表的四大本土漿料龍頭企業,逐步打破了杜邦、賀利氏、三星SDI、碩禾四大海外漿料企業的壟斷格局。目前HIT低溫銀漿市場占有率最大的供應商是來自日本的京都電子,此外賀利氏、LG、Namics、杜邦也有比較成熟的產品。目前片狀銀粉幾乎被日本DOWA壟斷,低溫漿料雖取得一定的進展,但短期內性能、穩定性、可靠性還不被HJT電池廠家接受,相對PERC與TOPCON電池使用的高溫銀漿已經廣泛國產化,國內的HJT電池依舊100%受進口漿料制約,但相對中國光伏產業來說,影響還是很有限的。
5.石英砂:高純石英坩堝內層砂100%進口(制約系數:★★)
2023年的石英砂在中國光伏行業掀起千層巨浪,有市場因素也有炒作的成分,原本4萬/噸的進口石英砂價格約漲到40萬元/噸。高純石英砂是制備直拉單晶用石英坩堝內壁的材料,直接影響到硅片的氧含量和少子壽命。石英坩堝由外、中、內三層壁組成(嚴格意義講是為了節省成本,內層用好的,外層用差點的石英砂),分別需要用到三種不同純度石英砂,其中石英坩堝內層對高純石英砂的要求最為嚴苛,不僅要求純度高而且還要求石英砂內企業包裹體少,不能超過5個/cm2。這部分內層高純砂一直由美國尼尤明和挪威的石英股份公司把控,100%依賴進口,且這兩家公司的原料石英礦都來自美國北卡斯普魯斯派恩地區,但國內凱盛科技、潤優新材等一些廠家在試圖采用人工合成、純化等技術打破進口依賴,離完全替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作者認為高純石英砂對中國光伏發展有重大影響,但不是決定因素,無非就用質量差一些國產石英砂,坩堝壽命短一些,會造成硅片質量差一些,國產替代品只是質量差的問題,不是沒有的問題;相對而言,網布、盤條是沒有的問題,如果斷供,問題會嚴重得多。
隨著國內光伏輔材、設備百花齊放,蓬勃發展,個人認為3-5年內所有可能“卡中國光伏脖子”的材料都會被打破。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