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亳州譙城區十八里鎮十八里村,靜靜矗立的光伏板在艷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太陽能正在被轉化為電能,為村里提供長期收益。光伏板下,種植著白芍等經濟作物。上面發電,下面搞種植,太陽能光伏發電與現代農業開發有機結合,構成了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綠色畫卷。
“每周三是光伏板清洗日。這一天光伏看護員會集中清理光伏板,主要清除光伏板上的灰塵、鳥糞、落葉及周邊影響光照的樹枝,保持光伏板干凈,清除遮擋樹枝,以保證光伏電站多發電,村民多受益!苯眨谑死锎搴螤I光伏發電站,志愿者張文敏與光伏電站看護員一起清洗光伏板。
十八里村光伏發電站占地15畝,光伏板下是村集體種植的白芍!盀槌浞掷霉夥逑旅娴耐恋兀覀儾扇〕邪虼遄杂玫姆绞,發展中藥材種植,增加光伏電站收益和村集體收入!笔死镦偡止茇撠熑烁哂窳嵴f,今年的白芍價格比較高,一畝地收益1萬元左右,白芍3年左右就可以收獲,能為村集體經濟帶來較為可觀的收入。
據介紹,十八里鎮建設光伏電站26座,一座光伏電站配備一個清洗員和一個看護員,解決了52位脫貧戶家門口就業的問題。該鎮還對光伏板下面的土地采取脫貧戶認領的辦法進行綜合利用,脫貧戶可以在這里種植蔬菜、藥材,發展板下養殖,增加經濟收入。
近年來,十八里鎮把光伏發電站發電收益納入村集體經濟管理,發電收益形成的村集體收入用于開展公益性崗位、小型公益事業、獎勵補助脫貧戶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解決農村公益事業“無錢辦事”的難題,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