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鐘寶申:光伏發電將成為推動碳中和的主要措施 |
(時間:2022/11/4 8:37:25) |
2022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于11月3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走向綠色經濟”。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出席并以視頻方式發表演講。
鐘寶申表示,今年,全球極端氣侯頻頻出現,大家看到高溫遍布全球,很多地區40度以上的天氣都突破了歷史紀錄,氣侯問題正在惡化,高溫、洪水、干旱,惡劣天氣造成的影響不止威脅下一代,而且在威脅我們這一代,不合理的能源發展方式是導致氣侯變化不斷加劇的關鍵因素。
他指出,隆基是氣侯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堅信光伏+儲能是應對氣侯變化的有力武器,太陽能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光伏發電成本越來越低,已經成為最偏移的能源之一,面對光伏發電供給的不連續性,與儲能相結合將成為必然。儲能方式多樣,當區域內有水資源和地勢落差,儲水蓄能便是很好的選擇,未來,電動汽車的普及也將在能源平衡中發揮重要作用,化學儲能成本也正在快速下降中,今天化學儲能的成本是10年的三分之一,未來不到10年,化學儲能成本將會是現在成本的三分之一。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用來平衡全球電力供需,實現電能共享,將屬于白天地區的光伏發電供給到夜間地區,實現全球各地晝夜不斷電。
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碳中和已成為共識,各國紛紛加快了碳中和的進程,2016年12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達成,近200個締約國承諾,將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化之前水平2度范圍之內,目前,占全球能源版圖70%份額的國家已經宣布碳中和的承諾。
同時,鐘寶申強調,我國減排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一是減排時間短,任務重。目前,我國是碳排第一大國,占全球總排放的27%,并且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比所有發達國家都短,減排力度和速度空前,任務十分艱巨。二是經濟轉型升級壓力大。我國經濟仍處于中高速發展期,產業轉型難度大,目前,我國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到40%以下,傳統的三高一低,產業占比仍然較高。三是能源系統轉型難度大。負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稟賦下,一煤獨大制約減排,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的58%,占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的80%,煤電裝機10.4億千瓦,占全球的50%,能源消費的碳排強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0%。
對此,他指出,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減少碳排的有力武器。光伏發電技術在過去的10年快速地進步,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成本下降幅度最大,從2010年到2020年,光伏發電的成本降低了82%,目前,光伏發電在全球的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已經是最便宜的電力能源,光伏發電的成本未來還將繼續下降。同時,光伏產業是我國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中美兩國創新能力比較報告顯示,光伏產業是中國為數不多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的行業,目前,中國光伏產業已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不僅在光伏產品、產量、裝機總量、新增裝機量等方面位居全球第一,也培育了全球最完整的光伏產業鏈。目前,光伏產業鏈中,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四個主要環節,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比達到了85%以上。光伏發電將成為推動碳中和的主要措施。
鐘寶申強調,能源結構轉型對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起著決定性作用,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將成為最經濟的電力來源。“十四五”期間,中國光伏將加速部署,新增裝機規模也將實現翻番,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全球光伏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將迅速增長,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中占據主導地位。
2050年,光伏發電將成為我國第一大電力來源,占比將達到39%以上。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分為四個階段,其中,前三個階段是以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包括第一階段,通過完善現有的體制機制,充分利用現有的靈活性資源在電網中充分接納可再生能源;第二,通過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升級改造常規水電,以實現光伏發電的間歇性和日常用能的連續性之間的平衡;第三個階段,化學儲能,實現了經濟性,可以大規模地部署化學儲能支持調峰;碳中和的第四個階段,通過發展綠色的氫能,深化工業、交通和建筑,最終實現全面的碳中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