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光伏發電系統計劃(IEA PVPS)估計,2021年新裝太陽能容量為173.5 GW,2022年這一數字可能增至260 GW。《光伏》雜志就這些數據采訪了歐洲太陽能制造委員會的聯合主席。
IEA PVPS最近發布了其最新的“2022年光伏應用趨勢”報告,并估計“在合理確定水平下,”2021年全球至少新裝173.5 GW太陽能容量,同比增長22%,使得2021年在疫情影響下仍再創新紀錄。
報告的共同作者、歐洲太陽能制造委員會的聯合主席Ga?tan Masson告訴《光伏》雜志:“去年的市場數據令人難以置信,但今年可能會更高,要是沒有我們過去兩年經歷的貿易中斷,我肯定市場規模將達到260 GW。”
他說,該預測與一家未披露的公司的預測“大體一致”。
他補充說:“看生產數字,我們在今年前六個月生產了153 GW的晶圓,所以最后數據在250 GW到260 GW左右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歐洲的制造
歐盟去年太陽能新裝機容量為28.7 GW,次于中國的55 GW。
“最可能的是,我們將在未來幾年看到歐洲價值鏈上全部環節發揮出產能。我認為市場氛圍發生了很大變化,政策制定者開始發現沒有本土制造就沒有增長,”Masson說。
然而,大多數發生在國家層面上的歐洲制造業項目都規模過小,缺乏競爭力。
Masson指出:“雖然有政治意愿,有行業需求,但目前美國或印度的條件太有利了,我們將失去一定數量的項目,而這些項目在數月之前本該是在歐洲開發的。”
他說,競爭力的問題不會通過歐盟委員會在政策層面得到解決。他認為歐洲光伏制造業并不缺乏歐盟層面的政策工具,而是缺乏國家層面的大規模投資和持續的技術發展。
“保持競爭力離不開靈活性,你需要主要在每年基礎上開發新的生產線,實現較低的成本,不僅從規模經濟中獲益,還要從技術改進中獲益,并且降低制造成本,”他說。
Masson補充說,每年所需的持續投資為10億歐元(9.77億美元),才能取代歐洲目前的“靜態項目”。
“這應該就是光靠公共支持無法解決的關鍵挑戰。投資者必須明白,對每個公司來說,這將是一筆數十億的投資,而且不斷需要新資金注入,并增加產能,”他總結道,“但不用擔心,市場一定能消化新產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