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全球光伏行業加速向"綠"而行 |
(時間:2022/5/10 9:01:06) |
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的中國光伏產業產能占全球份額的80%以上,隨著中國光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行業內涌現出一批國際領先的龍頭企業。多年來,他們通過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為全球提供質優價好的光伏產品,即使在疫情之下,也為全球光伏市場提供著安全可靠的產品。
為深入挖掘全球大型地面電站及工商業光伏增長潛力、解析全球能源轉型目標、助力能源變革,近日,由晶澳科技主辦,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支持的“2022國際光伏發展峰會”于線上舉辦。峰會分為全球站和巴西站兩個部分,邀請了多位業界嘉賓在線分享市場開拓的成功經驗,探討行業的發展方向。
光伏行業未來大有作為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光伏行業未來大有作為。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在致辭中表示,光伏行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行業在穩步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多方面的考驗。對此,機電商會組建了光伏行業相關工作組,在商務部指導下開展碳足跡的認證工作,并在綠色低碳產品標簽方案方面開展了相關研究。
“企業應緊跟世界能源發展新趨勢,提前布局;加大投建營一體化開發力度,打造競爭優勢;加強第三方國際市場合作,打造共贏平臺;研究新能源新型電力系統,提出解決方案。”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季曉勇在會上表示,電建國際將充分發揮中國在新能源領域全產業鏈上的優勢,積極參與新形勢下新能源國際產業合作與競爭,爭取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一員,晶澳積極參與全球能源變革,將技術研發作為立足之本,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今年一季度,n型電池量產化進度明顯加快,光伏領先企業紛紛布局n型電池產能。晶澳科技產品戰略高級經理郭邐達在會上表示:“從趨勢看,PERC組件在未來3~5年仍會是主流產品,n型組件將在5年后成為主流。”
PERC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提高了電池效率。通過該技術,單晶電池量產效率從2009年的17%提升到2021年的23.3%。
中國電建國際副總工程師、新能源與電力部總經理李斯勝在分享公司海外項目成功經驗時表示,截至2021年年底,電建國際共在海外設立6大區域總部,在11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有459個駐外機構,形成了以亞洲、非洲國家為主,輻射美洲、大洋洲和東歐等高端市場的多元化格局。
廣闊國際市場各有傾重
中國光伏企業要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市場,須及時了解政策、把握行業發展方向。峰會上,多位與會嘉賓對全球光伏市場政策進行了分析,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為迅速普及可再生能源,日本政府于2021年7月1日開始實行FIP制度(針對可再生能源的固定價格回收制度)。2022年開始,在FIT制度的基礎上,日本開始推行與市場關聯度更大的FIP制度。RTS首席研究員V泉表示,FIP制度的實行不僅僅意味著FIT制度的結束,同時也為光伏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商機。
韓國太陽能學會理事、首爾科技大學教授宋炯俊分享了5個零碳關鍵戰略,包括可再生能源+CCS、碳中和燃料、工藝創新、效率提高和能源電氣化。
南非開普敦市政府能源局局長Leila Mahomed Weideman闡明了開普敦的綠色能源發展前景,指出“為實現到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開普敦的戰略重點是‘清潔能源用于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發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