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梅州平遠大力推廣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 |
(時間:2021-9-1 8:13:39) |
處暑過后,平遠天氣仍然火熱。行走平遠城鄉,隨處可見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平鋪在居民樓上、小區兩旁,“貪婪”地吸收著陽光,將陽光轉為電能。當前,平遠縣按照“政府引導、項目示范、多元投資、共建共享”的原則和“存量分類覆蓋、增量有效引導”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項目落地實施,積極吸收“陽光效益”。 走進位于平遠優山美地國際社區內,只見一排排整齊的光伏車棚分布在小區內。據項目工程師介紹,作為“大型車棚+屋頂”型式的分布式光伏項目,車棚頂面采用光伏建筑一體化結構,以光伏組件代替車棚的頂面,實現發電功能的同時,還有遮陽防雨的作用,而且能使車棚下的溫度降低15℃左右,實現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同樣應用光伏發電項目的還有不少企業,近日,走進維也納酒店平遠店樓頂,不但沒有撲面而來的熱浪,反而感到絲絲清涼。最近,該公司在生產車間房頂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太陽能電池板既能發電又能隔熱,可使樓面溫度降低4—5攝氏度,夏季隔熱效果尤為明顯。該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待項目投入使用后,可滿足酒店日常用電需求,為企業降本增效。 在大柘鎮壩頭村黨群服務中心,只見一排排光伏發電板錯落有致地鋪在屋頂上,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可別小看一排排光伏發電板,這可是我們村的‘聚寶盆’,太陽多曬一會兒,電就多發幾度。”村黨支部書記余冬梅邊說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并網的40.5千瓦光伏發電一年約有1.5萬元收益,既解決了村公益事業問題,還讓困難群眾在光伏產業中持續受益。 除了集體和企業,這項技術也被應用在村民家中。在大柘鎮程西村村民余忠家,光伏發電設備已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式使用了半年多。余忠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投資了36萬元建設了500多平方米共100千瓦,現在每月可節省電費100元左右,以前每個月要200元左右電費。除此外,每月還有約5000元的收益,6年后就可以收回成本。“以后的養老金就靠它了。”余忠笑著說。在余忠的示范帶動下,目前程西村已有30多戶人家安裝了光伏發電。 記者了解到,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具有投資成本較低、發電相對穩定、節能減排的特點。經過推廣發展,目前從工業園區到企事業單位,從城區到鄉村,平遠都呈現“全民光伏”的熱鬧景象。梅州市正日智能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承光告訴記者,今年公司裝機容量大幅增加,僅上半年便安裝了約5萬平方米200戶,每年可為國家電網提供電量1200萬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萬噸。隨后記者從平遠縣發展改革局獲悉,平遠正積極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利用,分布式光伏建設已覆蓋全縣12個鄉鎮。截至目前,已累計備案裝機容量29040千瓦時,其中建成已并網的裝機容量23573千瓦,年可產生經濟效益1065.5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62萬噸。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