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安徽賀疃鎮:光伏電站點亮脫貧路上的指明燈 |
(時間:2020-3-26 8:16:42) |
淮南市潘集區賀疃鎮古路崗村,曾經是潘集區34個重點貧困村之一,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64戶,貧困人口165人。2017年,古路崗村陸續投入84萬元建設兩座集中式光伏發電站,光伏電站通過光伏板吸收太陽能,把光能轉化成電能,通過并網逆變器接入220伏單相交流電網,實現并網發電,按照市場價格被國家電網收購,每發一度電還可以獲得國家補助0.42元。兩座集中式光伏電站以村集體為建設主體,產權歸集體所有,建成當年即開始收益,不僅積極響應了國家綠色發展戰略,更為古路崗村的發展帶來了“澎湃電力”,為古路崗村的集體經濟發展聚集了財富,為貧困戶脫貧之路點亮了“指明燈”。 在青蔥成群、綠水流淌的古路崗村,老村部后面的空地里,一排排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下褶褶生輝,成為古路崗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光伏電站被古路崗村的村民稱為“陽光存折”,只要太陽一出來,電表上的數字不斷上升,就意味著“陽光存折”的存款在不斷增加。 “我們村共有兩個光伏電站,總容量120千瓦,日均發電350度,一年可以為集體經濟增加12萬元的收入。”古路崗村黨支部書記倪敏興奮的介紹著,“陽光越充足,發的電越多,村集體的收入就越高,光伏發電解決了我們村集體脫貧難題”。 太陽能是一種可無限再生的清潔能源,發展太陽能光伏扶貧生態環保,無資源耗費,實現了扶貧開發和新能源利用、節能減排相結合,建成后使用壽命長達25年以上,貧困村可因此長期、穩定獲益。實施光伏扶貧項目不僅是幫助貧困戶建立穩定、長久增收渠道的一種新的扶貧方式,更是解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空白問題的有效手段。 “我們將利用光伏收入,幫助和帶動貧困戶參與就業、發展生產,還要利用好這筆收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 倪書記對古路崗村的未來充滿憧憬。 光伏電站帶來了財富,收入的分配問題也曾讓大家展開了大討論,有人建議所有貧困戶平分,有人建議把錢用于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等。經過民主協商與決策,古路崗村終于找到了一條“科學分配”的新路子。 2019年,古路崗村把村級光伏電站收益半數以上用于貧困人口承擔公益崗位任務的工資和參加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勞務費用支出,利用這筆收入,村里優先聘請了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擔任光伏電站管理員、護林員、治安巡防員、禁燒員等,剩余部分用于村級建設和貧困戶其他幫扶措施支出;2020年將貧困戶務工費用支出比例提高到80%,新增10個公益性崗位,每個崗位年收入不低于2400元。同時,為了規范光伏收益支出,古路崗村專門制作了光伏收益臺賬,清楚地記錄每一筆收支的金額與用途,如公益崗位工資、救急救難、老弱病殘補助、基礎設施建設等,確保所有支出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精準到事,確保貧困戶長期穩定受益。 “以前誰也沒想到太陽也能賺錢,這幾年村里建了光伏電站,發電賺的錢都用來幫助我們脫貧致富,我們心里跟曬了太陽似的暖和啊”。貧困戶魏德美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光伏扶貧具有明顯的產業帶動和社會效益,讓貧困戶們盡享陽光收益,“曬著太陽”增收脫貧,奔向小康。 “2018年古路崗村從貧困村中出列,光伏電站功不可沒,下一步,古路崗村將積極探索光伏+農業、光伏扶貧+美麗鄉村建設模式,走出一條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光明之路。”古路崗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宋凱表示。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