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平價上網時代加速而至 光伏產業的“十四五”之思 |
(時間:2019-12-11 8:39:29) |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系列報告之七》,數據顯示,2013年(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以來,我國能源供需形勢相對寬松,能源生產穩中有升,清潔能源持續高速發展,其中太陽能發電迅猛增長。 隨著電能替代快速推廣,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持續調整優化,高新技術迅猛發展新增用電需求,清潔能源發電建設規模持續擴大,全國電力生產平穩增長,其中太陽能發電迅猛增長。2018年,太陽能發電量1536億千瓦時,比2014年增加1284億千瓦時,年均增長57.2%。西部地區發電增速高于中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發電增速較高主要得益于清潔能源開發和電力外送通道建設穩步推進,其清潔能源消納能力不斷增強。 盡管2019年光伏行業受政策因素影響,市場規模不及預期,但在國外市場強力支撐下,光伏產業鏈制造環節依然熱火朝天,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0年將延續平價與競價“雙軌制”發展思路,預計在新政出臺后,市場行情將迅速回暖。 在即將開啟的“十四五”時期,光伏將如何持續保持競爭力、平價政策與市場機制如何設計、新舊能源之間的競爭與合作等問題都成為了業內關注的焦點。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個關鍵期和轉折點,也是未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礎期。恰逢光伏全面進入平價時代,行業持續競爭力、平價政策與市場機制等問題成為了重點關注方向。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系統制造端部分材料組件的利潤空間已經下降至最低,單純依靠降本方式已經暫時達到臨界點,目前下一代技術路線并不成熟,暫時看不到下降空間。也就是說,光伏降本增效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 目前,光伏發電成本已經降至平價臨界點,在未來電力市場已經具備了與火電同臺競爭的基礎。如今,隨著“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由高速度轉向高比例發展,光伏發電又將如何進入電力市場? 在業內看來,這需要在政策環境和市場機制上給予保障。國家要從頂層對能源結構的配套環節及可再生能源電網接入協調等層面進行合理設計,從政策和機制層面保障裝機目標可以真正執行落地。如在2021年光伏進入全面平價,在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改革情況下,光伏電價的參考標準是什么;如果直接參與電力市場競價,交易過程中又將如何保障價格機制實施等。 光伏進入“十四五”發展規劃期,需要確定發展總量、占比、經濟性目標,在設計上要適應電力體制改革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機制,同時要進一步完善補貼、價格、項目建設管理和消納保障機制等政策。 從行業內部透露的消息來看,目前2020年光伏政策大框架已經基本擬定,國家能源局計劃于12月底前發布正式文件,并將于近期將下發該文件征求意見稿,但目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仍未敲定2020年光伏發電指導電價,仍需等待最終文件的出臺。 根據2020年光伏管理辦法初步政策框架,2020年將繼續支持、優先推進平價項目的發展,平價項目由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按照《國家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能源【2019】19號)有關要求。 在這種形式下,創新是永恒的主題。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如何持續保持競爭力,已經成為光伏企業需要重點研究的重要課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