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英媒吁歐盟借鑒美經驗 對華光伏征稅收效甚微 |
(時間:2019-11-1 8:22:33) |
雖然遭到多方反對,歐盟日前宣布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歐中經貿關系由此受到沖擊。英國《金融時報》6月9日文章則認為,根據美國的經驗,對光伏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收效甚微。 文章指出,去年美國商務部決定是否對中國太陽能電池征收進口稅的時候便面臨爭議。美國廉價太陽能聯盟(CASE)表示,征收關稅意味著“到2014年,美國將失去6萬就業崗位”。 在決定對中國電池征收最高255%進口稅的一年之后,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總裁羅納•萊斯(Rhone Resch)認為,征收關稅“對美國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既沒有讓電池價格飆升,也未能重振國內制造業基地。 文章認為,這一結果對歐盟具有啟發性意義。對美國而言,這些關稅似乎確實有效。然而,美國制造業和就業得到的益處卻不甚明了。行業智庫“太陽能基金會”(Solar Foundation)發現,去年太陽能企業丟掉8200個制造業崗位,大約占全行業的22%,預計今年大約只能恢復2600個崗位。 此外,如果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加征關稅,在某種程度上結果很可能會不同。但行業分析師和高管認為,與美國經驗類似的是,關稅不太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振歐洲制造業。IHS的阿什•沙瑪(Ash Sharma)認為,歐洲太陽能電池板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需求就會消失,因為消費者將支付不起更高的價格。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