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倒計時80天,2019年國內光伏裝機能達預期? |
(時間:2019-10-14 9:58:26) |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為11.4GW,行業將國內市場寄希望于下半年的競價項目和部分平價項目帶來的需求爆發,然而隨著三季度的結束,預期中的火爆需求仍遲遲未出現。根據中電聯最新發布的數據,2019年1-8月份新增光伏裝機為14.95GW,比上年同期的33.03GW同比大幅下降54.7%。 2019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主要包括競價項目(23GW)、平價項目(承諾2019年并網的約4.5GW)、技術領跑基地(1.5GW)、戶用(考慮到緩沖期,以4GW核算)、“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貧項目(1.67GW)以及部分存量項目。 此外,還有部分自發自用工商業分布式項目,盡管數量不少,但單體規模較小;而1.5GW領跑者獎勵指標和青海3GW特高壓基地配套電源項目的并網時間節點也在明年。從類型來看,競價/平價項目能否建成并網仍是影響今年新增裝機的關鍵。 倒計時80天:競價/平價均不如預期 從目前國內項目進展情況來看,2019年新增的競價/平價項目落地情況并不樂觀。據華北某設計院資深人士介紹,相較去年而言,今年下半年所接手的項目工程明顯有所減少。 據該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平價項目真正開始啟動的仍比較少,大多項目業主并不著急,“一是部分項目在申報時資料未完全落實,土地、接入等情況仍需進一步落實;二是有一些業主仍在觀望,等待組件降價,因為即使最近單晶組件報價已經來到1.75元/瓦左右,對于平價項目來說還是存在一定困難,部分項目收益率仍算不過來賬,平價項目沒有足夠的動力開工! 事實上,盡管在首批平價項目申報中,國家能源局文件明確要求注明并網時間,但因沒有對于延遲并網的監管措施,部分投資業主仍在等待建設成本可以再降一些。 而競價項目方面,一方面,雖然光伏電站的建設周期較短,但一個項目從開發、土地、電網到建設并網的過程往往需要一年的時間,7月份明確競價名單的時間安排,大部分項目在年底前并網的壓力非常大;另一方面,在競價項目中有一小部分項目是計劃進入補貼名單之后出售或者需要投資商兜底建設的,但在今年的形勢之下,實力雄厚的投資企業相應提升了競價項目的收購標準。曾有業主表示,單體規模大于50MW的競價項目才考慮收購。那么,這部分找不到“買家”的項目基本很難在年底前完成并網。 事實上,目前來看,不同項目的進度差別非常大,這與項目的前期準備、企業投資實力等息息相關。 上述人士告訴光伏們,其所在的設計院目前已接手的競價項目規模約1.4GW,這一部分年底前應該可以實現并網!暗侨杂胁糠猪椖坑捎谕恋、手續等原因現在還未開工,如果現階段才開始進入設計階段,那么基本上年底是無法實現并網了。目前河北、山東等地的競價項目基本都還沒太開始啟動,不過競價項目中的‘大戶’國家電投和陽光電源的項目進展目前是比較順利的! 光伏們了解到,晶科電力的競價項目推進也比較順利,基本可以按時完成并網,“在參與競價之前,我們就啟動了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晶科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 產品端:組件價格持續下滑,10月成關鍵 行業期待的國內新增裝機需求“高峰期”一再延后,也直接體現到了供應鏈產品的價格上。從9月份的招投標情況來看,組件報價持續走低。目前單晶PERC組件主流價格已來到每瓦1.78-1.86元人民幣,說明國內需求尚未明顯回溫,且仍有不少組件廠第四季度訂單未飽滿,使得短期內價格依然偏弱看待。 正泰新能源銷售副總裁黃海燕同樣認為接下來10月份的市場需求將成為關鍵點,“目前國內需求相對比較疲軟,并不如預期中火熱,現在主要看十月份的需求能否有所提升,若四季度安裝量起來的話,四季度的價格可能會有一點點回升,但目前看來市場需求遠比預期要差! 總的來說,國內實際裝機需求或許難以達到行業預期,供應鏈的價格和利潤承壓也成為制造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事實。一線大廠憑借海外市場份額或可彌補國內出貨的不足,但對于二三線企業而言,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生存考驗。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