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深度解析電站頻頻易主背后: 中國光伏誰主沉浮? |
(時間:2019-9-17 8:21:06) |
531新政就像一針催化劑,顯著加速了光伏行業的風云跌宕,特別是對于中國的下游光伏發電市場。 據統計,2018年531之前,全國重大電站交易,僅0.05GW。2018年531之后,全國重點電站交易11項,1.29GW。2019年一季度,也達到了0.516GW,前后交易量激增達到20倍、10倍。仔細觀察賣家多數是民營光伏企業,那買家都是誰呢?2018年7成電站的買家都有國資央企背景,2019年一季度,除一項海外電站出售給國外資產公司外,也全部都是國資背景。 回顧這幾年的電站交易歷史,也可以看到很明顯的趨勢(如下),下游光伏發電行業,集中度正在加速,主角也逐步開始了變化。 百花齊放 *增量電站為主 *路條交易 *交易分散頻繁 群雄逐鹿 *存量電站為主 *大型光伏企業,收購中小型光伏企業存量電站為主 *交易分散平穩 霸王易主 *存量電站為主 *國資背景能源集團或投資機構,收購大型民營光伏企業電站為主 *交易集中爆發 乍一看,怎么有點像春秋戰國的劇情啊?這里就有一個疑問了,光伏電站到底應該誰來玩呢?誰會成為真正的霸主呢?華夏能源網前幾日的一篇文章就曾經提出,國資集團不應該成為中國光伏電站市場的主體。雖然作者也提出了很多的依據和理由,但我認為還是有些牽強,特別是全文沒有對電站交易的現實大背景進行剖析分析,脫離現實談發展毫無意義。 要研究這些問題,我們還是要從回顧中國光伏電站的歷史開始: (1)電站開發領域——隨著電站由地面集中式為主,轉為分布式為主,地方新能源企業將逐步崛起。 大型光伏制造集團:優勢在于全國性開發網絡,專業的光伏解決方案能力,對于開發利潤要求不高,更希望借此拉動其產品銷售。 地方新能源企業:優勢在于區域開發網絡,地方關系優勢(業主、電網等),但未來去補貼化后,較低的開發利潤空間,將限制其發展空間。 (2)電站投資領域——從單一投資主體(民營光伏—→國資能源集團),逐步轉換為多元化投資構成(國資、基金、企業自投等) 國資能源集團:擁有很低的資金成本、優勢的電網關系、補貼獲取能力、對于新能源持有的需求(任務),天然的電站投資者。 金融投資機構:隨著去補貼化的進程加速,擁有大量低成本資金的大型金融投資機構,隨著光伏電站收益穩定清晰、保障體系的完善,在未來將逐步成為電站投資持有的另一位重要主角,但現在由于電站還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金融基金方面仍然還有一定顧慮。 地方投資者:對于中小型電站、特別是工商業分布式電站,地方資本、屋頂業主的參與,將成為非常重要的補充。隨著電站資產化、證券化進程,將逐步加大比重。 (3) EPC建設領域——專業!成本!實力! EPC的利潤會越來越薄,只有更專業、成本控制更好、更具實力的EPC企業才能生存,大型電建企業在國內具有天然優勢,光伏制造出身EPC公司出路是走出去。 電力建設工程公司:擁有專業的建設施工隊伍,專業電力建設經驗,對于電力系統的熟悉,較好的供應鏈能力,隨著未來光伏的普及化和專業化分工,將會成為光伏EPC的主角。 大型光伏制造集團:下屬的EPC企業,擁有專業的光伏經驗與光伏主要設備的供應鏈優勢,加上主觀意愿較強(拉動產品銷售),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能成為該領域的主角。在海外優勢將更加明顯。 (4)運營運維——規模化、專業化,將成為未來運營運維核心能力 大型光伏制造集團:擁有光伏專業優勢和大規模存量電站運營經驗優勢的大型光伏制造集團下屬運營運維公司,將成為未來電站運營主要力量,并會有很高的行業集中度。 地方新能源企業:通過在區域上的規模效應,占據一席之地。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未來下游光伏電站市場的游戲角色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光伏制造集團將逐步退出電站投資領域,更多承擔起電站服務的角色,特別是電站開發和運營運維領域。電站投資領域,將朝著國資能源集團和金融投資機構為主、地方企業、游資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發展。 三、展望未來——中國光伏發電的和諧共贏之路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大而全、大而不精、通吃產業鏈,已經不適合時代的要求。只有充分做專、做精、貼近市場、做好差異化、細分化,才能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同時獲得高額回報。 隨著光伏暴利、粗獷發展時代的結束,中國光伏企業全產業鏈通吃的時代即將結束。愛康集團2006年從光伏制造起家獲得斐然成績,在2011年成功上市后,迅速進軍光伏電站投資開發、EPC運維,光伏金融、智慧能源等領域,并取得驕人成績,成為中國光伏行業全產業鏈布局的代表企業之一。但早上在2017年中國光伏發電最輝煌的時候,愛康就開始反思,發現全產業鏈擴張并不適合中國光伏的未來,特別是民營光伏企業。于是早在2017年就開始針對轉型進行了一些列準備與布局,開始接觸各大國資能源集團,協商電站出售與轉型事宜,明確了“低負債、高流通、輕資產”的階段性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并發布了聚焦“智造高效新能源”——專注高效智造、價值化服務、海外平臺布局的企業新戰略。 2018年531新政前20天,愛康先見性的與浙能簽署了電站資產出售的戰略框架協議,531之后不到3個月,行業還在一片恐慌之時,就率先與浙能簽署正式的電站資產出售相關協議。這一切正是愛康提前布局,主動進行戰略轉型的結果。 目前中國下游光伏的風云變化,不僅是光伏企業的無奈求生之舉,而更多的是理性、科學的主動戰略轉型。 國資能源集團,作為國家能源基石力量,無論從資本市場、還是能源管理調配的角度,中國光伏發電這個新生之樹,在長成參天大樹、遍布千家萬戶之前,都還需要他的悉心呵護。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希望國資能源集團能夠勇敢擔負起中國光伏發電、低碳中國的歷史重任! 展望中國光伏未來,國資大型能源集團、民營光伏制造企業、全國與地方性系統集成與運營服務商、中小型經銷商、民間資本等,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彌補弱點,攜手共迎中國光伏新輝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