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多項政策保駕護航 光儲結合發展潛力巨大 |
(時間:2019-9-4 10:41:20) |
儲能已經成為我國綜合能源示范項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支撐,儲能與光伏系統結合應用已成為用戶側降低電費支出、提高供電可靠性和減少環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光儲規模化應用不斷深入發展,政策保駕護航從不同維度助推光儲應用發展,光儲結合發展潛力巨大。 從國內2018年至2019年中發布的政策來看,對光儲應用影響較大的除了“531”新政這類國家級政策,還包括新疆、合肥省等省以及西北等區域發布的地方級政策。前者的發布促使光伏業界將目光投向光伏儲能聯合應用這一趨勢上,而后者則通過出臺光儲配比政策、光儲補貼、以及修改兩個細則,更深入而聚焦地從不同維度促動光伏與儲能的聯合應用。 2018年“531”新政出臺,光伏行業補貼標準和光伏指標收緊,對行業發展造成重大沖擊。2018年11月2日,國家能源局召開光伏座談會,表示補貼將持續到2022年,對原有“十三五”規劃規模上調,光伏市場開始回暖。與此同時光伏企業將目光聚焦儲能,光儲組合再次成為行業關注重點。 2018年9月,合肥市政府發布首個分布式光伏儲能補貼政策《關于進一步促進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推動光伏產業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務型制造轉變的同時,將光伏儲能系統作為支持重點,對儲能系統給予充電量補貼。 2018年底,西北能監局發布新版《西北區域發電廠并網運行實施管理實施細則》《西北區域并網發電廠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其中與電儲能關系比較密切的主要有:調峰、AGC調頻和新能源并網運行管理三個方面。 2019年2月,新疆自治區發改委印發《關于在全疆開展發電側儲能電站建設試點的通知》,強調要鼓勵光伏電站合理配置儲能系統,儲能電站原則上按照光伏電站裝機容量20%配置。配置儲能電站的光伏項目,原則上可增加100小時計劃電量,據悉,理論上可為一座100MW光伏電站每年增加數百萬元營收。 2019年3月,華東能監局正式公布“兩個細則”2019年3月印發稿,規定風電場和光伏電站從并網發電之日起納入。這意味著,光伏電站自此正式納入考核,涉及范圍包括發電曲線偏差、調峰、一次調頻、AGC、無功調節、黑啟動、非計劃停運等方面。伴隨考核深入,必然對項目影響較大,儲能將是重要應對手段之一。 2019年6月,新疆發改委和新疆能監辦正式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發電側光伏儲能聯合運行項目試點的通知》,根據文件精神,此次新疆光伏儲能試點項目總裝機規模35萬千瓦,且儲能時長不低于2小時配置,新疆正式開啟光伏儲能聯合運行項目試點,明確了儲能對于構建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推進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7月,新疆光儲聯合運行試點項目第一批清單發布,共36個項目,合計規模為221MW/446MWh,北控清潔、猛獅科技、天合光能、比克電池、易事特、陽光電源、國網節能、上海動力、國能馭新、智光儲能十家儲能企業成為南疆首批試點項目踐行者。 2019年8月,西藏發布《關于申報我區首批光伏儲能示范項目的通知》,繼新疆后開啟首批光伏儲能示范項目征集,文件涉及的總儲能規模達1.12GWh,西藏自治區無電地區較多,光伏儲能電站項目對改善當地的電力供應狀況將起到一定作用。 同月,山東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我省平價上網項目電網接入工作的通知》,指出:鑒于山東省電網調峰壓力較大的實際情況,鼓勵較大規模的集中式光伏電站自主配備適當比例的儲能設施,減少棄光風險。 從目前情況來看,開放電力市場傳導出的電價機制和光伏資金政策扶持的減弱刺激著市場關注度的轉移,也刺激著光伏與儲能協同應用的可能。未來,我國光儲配套發展和應用還將得益于當前的政策決策和未來的市場的深度開放。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