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1.9GW競價項目年底并網,光伏搶裝潮將再現? |
(時間:2019-7-16 8:24:31) |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公布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補貼競價結果的通知》, 合計規模達22.8GW的3921個光伏項目納入2019年國家競價補貼范圍。 2019 年競價項目公示,國內需求旺季將啟。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示結果,納入2019年國家競價補貼范圍的光伏項目共 3921個,合計容量22.8GW,其中普通地面電站18.1GW,工商業分布式 4.7GW;競價項目規模基本符合預期。根據國家可 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統計,入圍的22.8GW競價項目中,約0.9GW已實現并網,其他21.9GW 擬新建,且申報并網時間均在2019年年內;根據有關要求, 對逾期未全容量建成并網的,每逾期一個季度并網電價補貼降低0.01元/千瓦時, 在申報投產所在季度后兩個季度內仍未建成并網的取消項目補貼資格;因此,對于擬新建的21.9GW競價項目,預計絕大部分將于年內建成并網,推動國內需求步入旺季。 競價降補貼效果明顯,光伏步入準平價時代。 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統計,I 類資源區普通光伏電站平均補貼強度為0.0663元/千瓦時,II 類資源區普通光伏電站平均補貼強度為 0.0381元/千瓦時,III 類資源區普通光伏電站平均補貼強度為0.0749元/千瓦時,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項目平均補貼強度為0.0404元/千瓦時,整體補貼強度略低于預期;年度補貼需求約 17 億元,未用足22.5億元的補貼總盤子,競價降補貼效果明顯;結合前期平價項目申報情況,國內光伏已經步入準平價時代。 經濟性拐點有望顯現,中長期成長邏輯清晰。 近年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從目前光伏制造環節技術進步情況來看,光伏組件在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方面依然具有較大空間;結合當前實施的競價機制,未來兩年國內光伏大概率實現全面平價, 光伏相對煤電的經濟性拐點有望確立。2018 年,國內光伏發電量占比僅 2.5%, 光伏新增發電量僅占全國新增發電量的10.6%,隨著經濟性的顯現,光伏有望在新增發電環節獲得更大的份額;從更長期的角度,國內也有望效仿歐美,在存量發電環節實現光伏對煤電等傳統電源的替代。中長期看,國內光伏成長路徑清晰, 新增裝機增長空間較大。 全年新增裝機有望略超預期,行業現金流改善。 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的預測,考慮競價項目以及此前已安排和結轉的戶用光伏、光伏扶貧、平價示 范項目、領跑基地、特高壓配套外送等,2019 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5000萬千瓦左右,年內可建成并網的裝機容量約4000~4500萬千瓦,有望略超市場預期。 隨著補貼強度的大幅下降,光伏行業現金流有望明顯改善,在行業成長性依然突出的情況下,制造環節估值有望提升。 總結 短期來看,隨著競價項目、平價項目等啟動,國內需求有望呈現明顯改善,光伏組件產業鏈價格有望企穩,部分環節價格可能提升;中長期看,競價機制降補貼效果明顯,技術進步推動 度電成本持續下降,未來兩年國內光伏全面平價可期,行業成長性依然突出 風險提示 1)競價項目和平價項目出臺時間較晚,部分項目可能因建設工期緊張無法按期在年內并網。 2)海外市場影響因素較多,存在需求波動和貿易保護等風險。 3)部分制造環節存在競爭 加劇和盈利能力下滑風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