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光伏人還沒意識到,融資本身不是目的,它僅僅是手段,目的是通過融資的錢建造電站,創造價值,獲取財富。 低成本融資,無疑是賺錢的快車道。很多自建自持的光伏人,欲上路而不得,有的更是出了“車禍”,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 筆者花了半年時間,走訪摸清了市面上基本所有號稱對光伏項目放款的融資機構,今天就來聊聊:分布式項目,如何獲得低成本融資? 站在融資方的角度建電站 融資租賃分兩種形式,直租和回租。做建設期融資的機構現在并不多。這里主要談更普遍的回租模式。 如果你打算做回租,就一定要按照融資機構的要求去建設電站,這是獲得低成本融資的不二法門。 金融市場關注的重中之重,是項目是否優質,優質資產是資本所樂于追逐的。所以融資機構更專注于項目本身,對屋頂業主資信的要求嚴格,對投資人則并無太多限制。 融資機構的放款標準是什么? 第一、企業資信,企業資信要盡可能好,凡有被告記錄未和解的企業,基本不能滿足融資機構要求。如果與銀行有糾紛記錄,即使和解也無法達標。 建議嚴格把關企業資信,不僅要看企業財報、股東信息,還要細看每個法律訴訟記錄及該企業的新聞輿情。 第二、項目EPC,光伏電站的總包質量。有些投資人為了降低成本,使用一些低質量組件、逆變器,或請缺乏資質的施工隊進行建設,這樣的降本無疑是飲鴆止渴。無法保證電站質量,融資機構自然不會買賬。 建議選用融資機構的白名單上的組件、逆變器,保障電站的質量。 第三、項目資料齊全,發電數據完備!很多投資人電站資料收集不全,就給了融資機構的業務員,資料不全,業務員不會拿項目上會,投資人只能白白等待,永遠不會出結果。此外,歷史發電數據也是評估電站質量的重要一環。 建議明確需要的項目資料,收集齊全。法律、技術、商業等文件妥善收集保存,自己掌握電站發電數據。 常被忽視的關鍵點! 在電站開始建的時候就以投資方的標準來要求,包括發電數據、技術、商業以及法律一系列的標準。 即使有些因素并不影響物理上的發電量,但對買家來說法律上的瑕疵會影響電站的質量評估。 還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數字資產在電站融資及交易中的價值創造。光伏電站的發電數據,也是融資機構參考的標準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