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新增光伏裝機5.2吉瓦(519.7萬千瓦)。受到有關2019年光伏建設安排的政策“比往年來得晚一些”的影響,這一數字比2018年同期的9.65吉瓦下降不少。 盡管如此,對比一季度新增裝機4.78吉瓦的風電、新增裝機97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光伏仍然是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先鋒。且在國內新增規模暫時下滑的背景下,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國光伏組件產量卻同比增長47.5%,達到11.8吉瓦。 綜合多方信息,一季度,我國一線光伏組件廠商大多數處于滿產狀態,部分龍頭企業2019年上半年訂單已經排滿。 而在此基礎上,4月30日,國家能源局又下發姍姍來遲的《關于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按下2019年國內光伏建設的“啟動鍵”。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至2月份,我國光伏電池片出口額達到1.7億美元,出口量達到1.3吉瓦,同比增長2.1%;光伏組件出口額達24億美元,出口10吉瓦,同比增長21.9%,電池片和組件的出口增幅均超過80%。 而另一統計口徑(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至3月份,國內組件的總出口量達到15吉瓦,同比增長70%。其中,3月份的出口延續了從2018年四季度開始,到今年1月份至2月份的火熱,單月出口量甚至超過6吉瓦。 業界分析認為,一季度光伏產品出口的火熱,與一季度是印度、日本、英國等國的財政年度截止日(由此引發的光伏建設搶裝拉動了我國光伏出口的快速增長)有關。除此之外,根據IHSMarkit觀察,在一季度中國需求較淡的情況下,從單個出口國家排名來看,越南、荷蘭成為了中國組件出口最大的前兩大市場。 國際能源署(IEA)則預測,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有望達1721吉瓦,到2050年將進一步增加至4670吉瓦。依此按截至2017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402.5吉瓦計算,2018年到2030年的年度平均新增裝機容量為101.42吉瓦,而從2030年到2050年的年度平均新增裝機容量將進一步提升至147.45吉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