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起,山西省相繼制定印發了《山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等文件,提出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統籌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以碳達峰行動進一步深化環境治理,以環境治理推進高質量達峰,實現減污降碳互促共贏、協同增效。
山西省將積極推進工業領域、交通領域、城鄉建設、農業領域、生態建設協同增效,目標到2025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碳達峰與空氣質量改善協同推進取得顯著成效;水、土壤、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領域協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等多部門聯合印發 《山西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選擇太原、大同、臨汾3個不同類型城市為試點,開展城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方案》提出,到2025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以下,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5%,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和城市黑臭水體。
山西省忻州市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忻州市2023年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2023年采暖季前,全面完成清潔取暖改造年度目標任務,忻州城區、各縣(市、區)縣城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100%,實現“禁煤區”散煤清零;完成建筑節能改造目標任務。全面完成2021-2023年北方地區 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備案任務。其中,冬季清潔取暖改造方面,全市2023年度清潔取暖總任務為20.9683萬戶,其中集中供熱16.4768萬戶, 煤改電2.9976萬戶, 煤改氣0.4589萬戶,生物質熱電聯產1.035萬戶。全面完成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備案清潔取暖改造任務。
山西省發改委發布了《關于2022-2023年采暖期“煤改電”用電價格及有關事項的通知》。對于不同的電用戶,采用不同的計價方式,居民家庭還可以自主選擇最為劃算的計費方式; 居民家庭,是指電網企業直接抄表到戶的居民家庭,對于這部分“煤改電”用戶,執行獨立的電采暖電價政策。農村“煤改電”部分可參考居民峰谷時段計價;農村地區以村或自然村為單位通過“煤改電”進行區域集中供暖的,供暖用電執行單表計量、單獨計價“煤改電”居民家庭“峰谷時段計價方式”。其余“電采暖”全按市場價購電; 其他電采暖電價政策除以上“煤改電”以外的其他電采暖用戶,全部進入電力市場,按照市場價格購電。暫未直接(或售電公司代理)從市場購電的,由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用電價格按代理購電價格執行,并按規定執行工商業峰谷分時電價政策。
山西省發改委正式發布《山西省地熱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 根據山西的實施規劃,到“十四五”末,全省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較“十三五”末增加50%以上,達到2000萬平方米左右;力爭建成地熱發電裝機2萬千瓦;初步建成陽高-天鎮高溫地熱能分級利用(發電、城鄉供暖、生態農業、醫療康養等)綜合示范基地。同時,地熱能在新建公共建筑用能比例大幅提升。
山西將出臺一系列有利于地熱能開發利用以及示范工程建設的財政、金融等政策,加快形成適合山西省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支持性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完善規范的開發利用管理流程;健全地熱開發利用監管體系,建立信息化、科學化、智能化地熱能開發利用信息監測系統。
山西省住建廳、省發展改革委日前聯合印發《山西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確立工作目標:到2030年前,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綠色低碳城市、縣城和鄉村建設成效顯著;基礎設施低碳運行水平不斷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大幅提升,用能結構持續優化;綠色建造和綠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廣,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質量明顯提高。
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山西省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到2023年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節能降碳工藝技術裝備廣泛應用,綠色低碳產品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力爭全省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實現營業收入1000億元。
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先后召開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推進會、綠色發展工作推進會,積極構建綠色空間格局,推動形成綠色產業結構,大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積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真正讓綠色發展在婁煩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山西省政府出臺《山西省“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通過實施十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到202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
方案指出,城鎮綠色節能改造工程。全面推進城鎮綠色規劃、綠色建設、綠色運行管理,推動低碳城市、韌性城市、海綿城市、“無廢城市”建設。推進靈丘、神池、興縣、沁源、曲沃5個縣城綠色低碳試點建設。加大可再生能源應用,持續推進太陽能光熱、光伏一體化建設和應用,因地制宜推廣地源熱泵等清潔取暖技術,加快工業余熱、太陽能 、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在城鎮供熱中的規模化應用,逐步擴大清潔能源建筑用能比例。實施綠色高效制冷行動,以建筑中央空調 、數據中心、商務產業園區、冷鏈物流等為重點,更新升級制冷技術、設備,優化負荷供需匹配,大幅提升制冷系統能效水平。
山西省晉中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晉中市鋼鐵焦化煤電炭素磚瓦鐵合金行業污染深度治理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對全市域范圍內鋼鐵、焦化、煤電、供熱、炭素、磚瓦、鐵合金行業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監測監控、清潔運輸等環節提出深度治理要求。
其中,對供熱行業提出以下要求:
新建燃煤供熱鍋爐:1.新建燃煤供熱鍋爐在基準氧含量6%(單臺出力在65t/h以下鍋爐基準氧含量9%)的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5、10、30mg/m3;2.氨逃逸濃度不高于2.5mg/m3(SCR)或8mg/m3(SNCR);3.其他產塵環節顆粒物排放濃度均不高于10mg/m3。
現有燃煤供熱鍋爐:1.現有燃煤供熱鍋爐在基準氧含量6%(單臺出力在65t/h以下鍋爐基準氧含量9%)的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50mg/m3;2.氨逃逸濃度不高于2.5mg/m3(SCR)或8mg/m3(SNCR);3.其他產塵環節顆粒物濃度均不高于10mg/m3。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落實全國碳市場政策2023年重點任務部署會暨碳核查啟動會,安排部置2023年全國碳市場重點工作任務。 會議強調,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各市局、各技術單位要進一步深刻認識碳核查工作對全國碳市場平穩有序運行的重要作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構建工作機制,提升專業能力,確保核查質量,努力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工作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