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廣州市天河中央商務區“十四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
天河中央商務區是我國三大中央商務區之一。根據規劃,今后5年,天河中央商務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4800億元,年均增長6.2%左右;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4000家;億元稅收樓宇增加至100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00億元;持牌金融機構數量達245家;科技企業數量達20000家。
展望2035年,天河中央商務區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成為全國高質量發展典范,代表廣州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的綜合實力大幅增強,世界影響力、國際顯示度顯著提升,成為全球技術、產品、標準、品牌的輸出地,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富裕、更加幸福,基本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活化天河北空間與業態環境。推動廣州火車東站改造成為城市中央車站。支持引入新一批高鐵、城際、地鐵線路,積極配合推動地鐵11號線、13號線二期、18號線等地鐵線路天河段加快完工。拓展廣州火車東站廣場地下空間。實現與東方寶泰、中信廣場、環貿中心三大商業體的連通,利用周邊改造釋放產業空間,完善公共配套,與環五山創新策源區及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聯動。
優化珠江新城國際一流商務區核心區品質。進一步發展花城廣場周邊金融業集聚優勢,持續提升高端服務業發展能級,助力主導產業加速發展,吸引更多高端企業總部入駐,培育發展一批引領性、根植性強的產業生態主導型、鏈主型企業。做強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促進5G、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推動數字創新和應用示范。
打造天河路-珠江新城世界級地標商圈,到2023年,商品銷售總額年均增長5%以上。年銷售額超百億的批發和零售企業達到8家以上,每年引進的廣州首店數達到20家以上。到2025年,累計引進廣州首店達300家,初步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區和名牌名品銷售集聚區。
高標準布局廣州國際金融城空間和產業。加快推進地鐵11號線和13號線二期、廣佛環線城際鐵路、綜合交通樞紐等工程建設,推動金融城站TOD綜合開發,促進站城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花城大道東延線、臨江大道東延線、地下綜合管廊以及過江隧道等項目建設。落地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地標項目,打造“一核一芯三翼”產業體系,加快推動廣發銀行、廣州銀行、農業銀行、中國人保、中國人壽等已落戶項目建設。產業空間布局上以“各有側重、內外協同”為原則,按照起步區為綜合金融總部集聚區,東區為科技創新總部集聚區,北區為文化創意發展引領區,西區為產業生態融合發展區,打造產業空間布局。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總部經濟發展。以金融、大宗商品供應鏈、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為主攻方向,積極引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500強、民企500強、上市公司、大型央企總部、區域總部和功能性總部。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全球或區域資金管理中心,推動行業龍頭企業設立獨立法人機構。
做優做強樓宇經濟,加快總部經濟發展載體建設。立足產業發展規劃,超前謀劃,以引進“鏈主”企業、金融經濟、總部經濟、服務經濟、數字經濟和高端項目為核心,打造樓宇經濟產業鏈和生態圈,形成聯動效應、優勢互補態勢。
鞏固傳統金融業。繼續推動銀行、保險、證券、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等傳統金融企業在天河中央商務區集聚,發展金融總部經濟,重點吸引現代金融機構總部入駐,鼓勵金融機構設立理財子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資金運營中心和科創金融子公司等專營機構。支持金融控股集團取得金融控股公司許可證,將廣州國際金融城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示范區。
持續發展高端專業服務業。進一步鞏固天河中央商務區商務服務業的規模、質量、標準、品牌優勢,推動生產性服務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打造具有特色的高端專業服務業集聚區。
推動建設粵港澳專業服務合作試驗區。爭取擴大穗港澳專業服務資格互認范圍,探索允許具有港澳執業資格的法律、會計、咨詢、評估、建筑、規劃、專業代理等專業人才經備案后按規定范圍提供服務。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區。推進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提質升級。鼓勵企業建設大規模、高規格的國際購物中心,打造游購娛一體化的體驗式消費示范區。
加快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基因,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時尚相結合。以嶺南獨特人文景觀為核心,指導相關改造工作。為乞巧節、龍舟節等特色傳統文化賦予時代意義,為傳統和現代無縫對接樹立天河樣本。
樹立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活動品牌。發揮區域內商業載體作用,舉辦有影響力的文化活動。以四季為節點,打造以原創音樂季、南粵民俗季、活力奔跑季、先鋒藝術季為重點的“一季一品,一品一節”文化活動品牌。
打造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把握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契機,依托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和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加強與國際友好城區的文化互動,深化城市間的文化和人文交流合作。
激發文化產業新動能。搭建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健全文化與旅游、科技、商業、體育、金融等融合發展機制。推動創意設計、動漫游戲、影視傳媒、體育文化等重點產業發展壯大。
做強天河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依托天河區游戲產業集聚的優勢,支持率先建立文化出口統計體系和全鏈條出口服務體系。支持優秀游戲動漫文化企業發展。鼓勵信息服務、創意設計等新興文化創意企業發展,支持更多文化企業和項目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引進更多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企業,匯聚粵港澳大灣區文創元素。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