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廣東省“十二五”前兩年超額完成節能總體目標 |
(時間:2013-8-5 8:58:20) |
日前,記者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了解到,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核定,“十二五”前兩年我省單位GDP能耗分別下降3.78%和5.38%,累計下降8.96%,超額完成7.63%的進度目標,完成了“十二五”節能總體目標的47.32%。 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2013年節能形勢開局良好。今年一季度全省單位GDP能耗超過全年下降3.5%的目標值,如果國內經濟形勢不發生大的波動,預計可以完成年度目標。 亮點1 重點企業節能682萬噸標準煤 據統計,我省對重點用能企業和單位加強監管,使得2011年和2012年共實現節能量682萬噸標準煤,是“十二五”計劃節能量的44.9%,目標完成進度超過時間進度。記者了解到,我省專門印發了《“十二五”廣東省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方案》,將全省1980家年綜合能耗為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和單位納入監管;同時,明確了各企業和單位的節能目標,并每年開展節能考核。 此外,數據顯示,我省在“十二五”前兩年加大了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據介紹,2011年至2012年,我省共淘汰落后鋼鐵產能120.9萬噸、水泥1421.5萬噸、小火電42.5萬千瓦時、造紙61.93萬噸、制革130萬標張、印染32258.3萬米、鉛蓄電池27萬千伏安時。 亮點2 公共交通新能源車達11411輛 記者了解到,在綠色建筑的推廣上,我省可謂下足功夫。記者從省經信委了解到,為推廣綠色建筑,廣東出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標準,不僅將“推廣綠色建筑”列入《廣東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而且還編制了《廣東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公共建筑能耗定額編制辦法》《廣東省綠色校園建筑評價標準》等3部地方建筑節能標準。 另一方面,我省通過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種方式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并選定了一些試點開展此項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省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00萬平方米;其中,深圳市更獲批成為全國首批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 在交通節能方面,我省大力推進“車、船、路、港”專項行動。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2年底,我省城市公共交通領域試點和應用新能源車輛的地市達到16個,應用規模達11411輛。家電節能方面,截至2013年5月底,我省共推廣五大類節能家電產品約9100萬臺,在實現全社會節能減排效益的同時,加快推動相關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亮點3 無一地市因節能被問責 “十二五”以來,為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全面指導全省“十二五”節能循環經濟工作,我省就節能和循環經濟工作專門頒布了系列政策法規。 其中,包括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辦法》,《廣東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廣東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部門分工》等。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落實節能和循環經濟工作,省政府還專門印發了《廣東省“十二五”期間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標計劃分解方案》《“十二五”重點行業(部門)節能工作任務分解方案》和《“十二五”廣東省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旨在將“十二五”節能目標分解到各地級以上市、省直有關部門及重點監管企業,并建立全省“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節能目標責任體系。 同時,我省還建立了節能工作獎懲機制,專門出臺了《廣東省十二五期間節能獎勵實施方案》,對全省節能先進地區、單位及個人進行表揚獎勵。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五”前兩年,各地級以上市政府節能考核均為“基本完成”等級以上,沒有需要問責的地市,“這充分體現了各市政府對節能工作的重視、落實節能措施的成效以及完成目標任務的決心”,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亮點4 清潔生產兼得經濟環境效益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共認定1105家省級清潔生產企業和441家“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志企業。同時,培育了127家清潔生產技術服務單位,建立起清潔生產聯席會議制度,更有3151家企業加入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行動。 據不完全統計,上述企業清潔生產總投入達56.23億元,實現經濟效益共計每年51.59億元;同時,每年可節約標煤101.47萬噸、節電17.10億千瓦時、節水1.61億噸、減少廢水排放0.79億噸、二氧化硫減排1.31萬噸、氨氮排放減少536.44噸等,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兼得。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的統計報告,全省441家“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志企業通過清潔生產示范項目技術改造,可實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減排達30%,污水減排達50%,節約生產成本約7200萬港元。 亮點5 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體系形成 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數據顯示,我省認定的58家綜合利用電廠機組可實現年節約原煤413.40萬噸。據介紹,“十二五”以來,我省加大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拓寬領域,逐步形成了以新興墻體建材、水泥、陶瓷等行業為主要領域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體系。2011年至2012年,全省認定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工藝企業有262家,電廠機組58家、68臺機組,機組容量716.34兆瓦。據不完全統計,上述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可實現減排固體廢棄物4797.25萬噸、廢液5002.16萬噸、廢氣2301.55億立方米、綜合利用余熱6689.89萬焦耳。 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上述認定的資源綜合利用電廠機組,按供電標準煤耗350克/千瓦時,可實現年節約燃煤機組發電用標準煤約295.29萬噸,相當于節約原煤413.40萬噸,同時減排二氧化碳197.85萬噸、二氧化硫6.77萬噸、氮氧化物5.82萬噸、煙塵2.83萬噸。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