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新能源】生物質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布局 |
(時間:2012-8-10 10:49:02) |
近日,發改委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簡稱規劃)。據了解,該規劃涵蓋了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詳細闡述了2011年至2015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產業布局及保障措施和實施機制,是“十二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依據。 生物質能,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同時也是唯一的一種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質能的應用方式包括:生物質發電、沼氣、垃圾發電和生物質燃料。 《規劃》對生物質能產業的十二五發展做出明確規劃: 生物質發電 生物質發電主要包括農林生物質發電、沼氣發電和垃圾發電。 生物質發電到2015年應用規模達到1300萬千瓦,年產量780億千瓦,折合標煤達1500萬噸每年。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利用規模800萬千瓦,沼氣發電200萬千瓦,垃圾發電300萬千瓦。 規劃強調,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質能。 農林生物質發電: 在糧棉主產區,以農作物秸稈、糧食加工剩余物和蔗渣等為燃料,優化布局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在重點林區,結合林業生態建設,利用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和撫育間伐資源及速生林資源,有序發展林業生物質直燃發電。 沼氣發電和垃圾發電: 加快發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沼氣發電。推動發展城市垃圾焚燒和填埋氣發電,以及造紙、釀酒、印染、皮革等工業有機廢水治理和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沼氣發電。 生物質燃料 生物質燃料包括生物質燃氣、生物質成型燃料和生物質液體燃料,即沼氣、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 《規劃》提出,生物質燃料到2015年利用規模達1500萬噸(主要指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折合標煤1000萬噸。 生物質燃氣: 充分利用農村秸稈、生活垃圾、林業剩余物及畜禽養殖廢棄物,在適宜地區繼續發展戶用沼氣,積極推動小型沼氣工程、大中型沼氣工程和生物質氣化供氣工程建設。鼓勵沼氣等生物質氣體凈化提純壓縮,實現生物質燃氣商品化和產業化發展。促進生物質氣化技術進步,提高設備效率和燃氣品質,掌握兆瓦級內燃機組的技術和設備制造能力,完善生物質供氣管網和服務體系建設。到2015年,生物質集中供氣用戶達到300萬戶。 生物質成型燃料: 鼓勵因地制宜建設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基地,在城市推廣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在農村推廣將生物質成型燃料作為清潔炊事燃料和采暖燃料應用。建成覆蓋城鄉的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供應、儲運和使用體系。 生物質液體燃料: 合理開發鹽堿地、荒草地、山坡地等邊際性土地,建設非糧生物質資源供應基地,穩步發展生物液體燃料。支持建設具備條件的木薯乙醇、甜高粱莖稈乙醇、纖維素乙醇等項目。繼續推進以小桐子為代表的木本油料植物果實生物柴油產業化示范,科學引導和規范以餐飲和廢棄動植物油脂為原料的生物柴油產業發展。積極開展新一代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研發和示范,推進以農林剩余物為主要原料的纖維素乙醇和生物質熱化學轉化制備液體燃料示范工程,開展以藻類為原料的千噸級生物柴油中試研發。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