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廣東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年均增長超20% |
(時間:2011-11-23 9:26:19) |
既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少吃草。廣東這匹在全國經濟中長期遙遙領先的壯馬如今再遇難關。一方面,廣東要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必須加大各項投入以順利實現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由國家部署的18%的單位能耗的下降比又如軍令狀般要求經濟發展的同時要降低能耗。兩難之間,發展節能產業與環保產業無疑成了解開這一難題的金鑰匙,在這一背景下,《廣東省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應運而生。《規劃》指出,到2015年環保節能產業總產值要達到6000億元。廣東作為全國空氣能熱泵產業最主要的研發、生產、銷售基地,將助推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目標的進一步達成。 《規劃》為“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設定了目標: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年總產值達6000億元,其中,節能產業年產值達到1800億元,環保產業產值達到4200億元(環保設備及服務業產值1500億元,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27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10個省級節能環保園區和10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或工程實驗室也將在“十二五”期間建成。 早在幾年前,廣東已經開始摸索節能環保的良方。2010年環保節能產業總產值達2400億元,占當年全省生產總值的5.28%。 從2400億元到6000億元,整整2.5倍的產值提升如何在短短五年內實現?《規劃》給出了答案:政府對節能環保產業的資金支持。除了采取補助、貼息、獎勵等形式支持節能環保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外,還將搭建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間的溝通合作平臺以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和境外資本進入節能環保行業。讓企業有資金生產的同時,還讓節能環保產品賣得出。據了解,為更好地推動節能環保產品的市場效益,“十二五”期間政府將擴大節能環保產品采購范圍,并建立和完善技術和產品出口服務平臺以讓更多優秀的節能環保產品走出國門,擴大經濟效益。 資金具備、市場完善,技術這一制約節能環保的關鍵因素又該如何解決呢?除了傳統的引進來和自主創新平臺的搭建,我省還將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定期發布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大信息。網絡也將發揮作用,電子商務平臺將為節能環保技術和設備而打造,日后對于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都將通過網絡輕松完成交易。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