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風能】內蒙古“十二五”擬縮減逾六成風電企業 |
(時間:2011-4-29 9:19:01) |
內蒙古發改委副主任、內蒙古能源開發局局長王秉軍昨天在2011年長江商學院新能源行業高峰論壇上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內蒙古擬在“十二五”期間將區內風電企業控制在前25家之內,從而提高風電建設和運行管理水平,該計劃目前已付諸實施。但行業人士指出,限定企業數量緣于對風電外送通道的建設預期缺乏信心。 從68家到25家 根據內蒙古發改委介紹的“十二五”自治區風電發展主要目標,自治區將采取整合開發主體,集中集約,提高建設運行水平的方法開發風電資源。 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能源開發局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在內蒙古發展風電的企業約有68家,其中除了五大發電集團及其下屬公司外,還有中廣核、京能集團等大型企業了,而內蒙古決心按照這些企業目前的裝機容量將數量限制在前25家。該人士稱,內蒙古將在“十二五”內完成這一整合。 該人士稱,除對現有風電企業采取控制數量措施外,內蒙古還對新進入企業采取提高準入標準的措施,并已于3月份底印發了《風能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定了企業申請5萬千瓦以下風電場,必須凈資產達到10億元,并且連續3年年盈利能力達到5億元。原則上要減少中小型的風電開發企業。 欲效仿煤炭資源整合 據上述人士介紹,煤炭資源整合成為了內蒙古風電整合的榜樣。他說,目前在內蒙古申請開發風電場的企業很多,有大型發電集團,也有地方電力集團以及有實力的民營電力企業。 目前,內蒙古發改委已下發了《整合主體指導意見》,正式將整合風電企業的計劃付諸實施,并要求所有風電企業對此進行反饋。據了解,目前眾多大型國有發電企業已先開始進行內部整合。 該人士稱,由于國有大型發電企業下屬的項目公司數量龐雜,且都活躍在內蒙古風電開發市場中,例如僅國電集團下屬項目公司就有20多家,從而造成了一定混亂。因此,有關方面要求這類公司首先整合,使得集團內所有項目的申請和核準由三個主體來操作。據了解,目前這一層面的整合工作已基本完成。而下一步,則是各大發電企業之間的整合。 在此整合趨勢下,不只是國有大型發電集團,在內蒙古開發風電的民營企業也看到了機會。上海匯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匯通能源”)總經理米展成告訴記者,匯通能源在內蒙古風電開發中有實力與五大發電集團進行正面競爭,并可在此輪風電企業整合中兼并一些小的企業。據了解,匯通能源卓資巴音錫勒風電場一期49.5MW項目已順利完成并網發電。 仍對風電外送通道缺乏信心 也有業界人士認為,內蒙古風電企業的整合顯示了對風電外送通道的建設仍缺乏信心。 內蒙古電力公司總經理張福生對記者稱,只要有風電外送通道,只要有用電市場,內蒙古不應局限于多少家風電企業。他表示,目前內蒙古風電已探明的可開發資源為3.8億千瓦,如果“十二五”期間的7個外送通道能夠如期建成的話,5年以后的風電裝機容量完全可以突破5000萬千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據了解,內蒙古電網是國內唯一一家獨立省級電網,負責內蒙古蒙東四盟市以外的電網建設與管理。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