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能源】發改委:光伏裝機目標上調 產業或進入超速發展軌道 |
(時間:2011-4-1 14:19:17) |
從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權威人士處獲悉,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制定的新能源“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可能將“十二五”光伏裝機目標上調至10GW(1000萬千瓦),到2020年的光伏裝機目標可能大幅上調至50GW(5000萬千瓦)。 在業內專家看來,盡管上述目標均尚未最終確定,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兌現了業界對光伏產業將超速發展的預期。甚至有專家預期,到2030年太陽能光伏的裝機容量總量有望達到1-2億千瓦。可以預測,光伏產業各個鏈條的企業有望長期受益,其中占據上游原料或材料資源的上市公司將率先迎來利好。 規劃目標或大幅超預期 業界此前預期政府可能確定到2015年實現5GW、到2020年實現20GW太陽能裝機的目標。然而,上述規劃目標并未考慮到日本核泄漏危機事件的影響。近期將在行業討論的基礎上對光伏“十二五”發展規劃目標作出調整,以便適應我國發展清潔能源產業的形勢要求。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有關人士透露,到2015年實現光伏裝機10GW、到2020年50GW的目標尚在討論中,但是考慮到近兩年光伏市場的高速發展,預計到2020年實現上述目標產能對國內企業而言是基本不成問題的。 促成光伏“十二五”規劃目標有望大幅上調的直接原因是,受日本3月11日發生里氏9級地震引發系列核電站泄漏事件影響,出于安全考慮,我國發展核電的政策力度和規劃目標可能生變,國務院日前已明確將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 業內專家表示,光伏“十二五”規劃目標如果能夠實現翻番,對于國內光伏企業而言利好效應不言而喻。 江西賽維有關人士表示,近期以來,國內光伏企業一改往常態度,開始越來越重視國內光伏市場的發展。原因是隨著國外設置貿易壁壘形式的增多,我國光伏產業“市場在外”的現狀勢必要得到改觀,國內企業必須通過開墾國內光伏市場來獲得更持續的發展。 上游材料商率先迎利好 3月30日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眾多參會的光伏企業表示,一旦光伏規劃目標上調,無論是晶硅太陽能發電還是薄膜太陽能發電產業鏈的企業,以及光熱發電方面的企業,未來都將獲得超預期的發展空間。盡管行業將迎來“普惠”式利好,但還是有一部分板塊將率先獲益。 目前無論是走薄膜技術還是晶硅技術路線的光伏企業,原材料和設備成本都占據了企業成本的“半壁江山”。而問題的關鍵在于,無論是晶硅發電所需的晶硅材料,還是薄膜發電所需的超白玻璃等材料,目前都處于供不應求、價格高企的狀態。因此,可以預期,一旦國內光伏產業發展“放量”,最先受到提振的仍然是這些原材料和光伏裝備板塊,尤其是,在原材料和裝備方面率先實現了國產化的上市公司。 河北東旭集團有關人士表示,公司目前采購的原材料多數進口自國外,但已經開始考慮優秀的國產商,例如以太陽能超白玻璃見長的金晶科技就是不錯的進口替代選擇。 同樣率先初步實現進口替代的光伏設備商還包括精功科技、天龍光電、恒星科技、新大新材等上市公司。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