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報紙上看到上海市政府推出的一系列辦公節能措施,深感在高油價高通脹及氣候變化異常的當今,環保節能概念確實是越來越深入人心了。由于工作關系,與上海市府的公務員有較多交往,并且自己也曾吃過2年皇糧,所以總體感覺上海市官員的思維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說實話,確實是中國最活躍,并且對國際把握也是最領先的。這次的措施很多都是細節,如廢紙的兩面利用呀,倡議4樓以下不要乘電梯等等,正是生活工作的種種細節之處,才能最體現一個國家與民族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最淳樸的理念。在此希望這些措施能夠扎扎實實地推進下去,最終形成政府內部一種新的崇尚節儉,返璞歸真的工作風氣。
說到環保上的細節,今天想介紹一個日本的案例給大家。日本這個資源小國在節能方面可以說當今世界無出其右者了,而它的成功我個人認為,最基本的就是細節管理。從細節著眼,然后帶動技術及一系列規則的制定和執行,從而形成其節能優勢,希望這個案例能夠為國內的節能改善活動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這個案例的主角是日本的西日本鐵道公司,它是日本最大的長途巴士運營公司,包括運營從福岡到東京的長途線路。作為交通運輸企業,其經營成本受到汽油價格的很大影響。在近年來原油價格大漲的背景下,07年該公司將汽油使用量節省了將近10%,因此節約開支約200萬美元。實現這一點,很大程度上靠了一件日本最近正在推廣使用的新設備:digital tachograph。這是一個像上網用的調制解調器一樣的小玩意(見下圖),主要用來記錄汽車運行的速度、時間、距離等等運行數據。其實tachogragh這個東西日本在上世紀50年代就作為法律,強制性地要求一些高速運行的巴士必須安裝,以監督運行是否超速,運行時間是否太長,從而導致駕駛員疲勞駕駛等,這對公交安全起到了比較好的保障作用,很多時候人們都稱呼它為巴士的“黑匣子”。但是,以往的這個東東記錄數據的媒介是用的紙張,這就使得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解讀利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這次新啟用的家伙是digital的,每隔0.5鐘對汽車的運行情況采集一次數據,然后將所有的數據都存在memory card里面。這樣,每次運營結束,這些儲存的數據都會被送到各個分公司里進行電腦解讀,通過分析系統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這樣一來,公司對每個駕駛員的駕駛情況都可以進行很細微的監督,比如說運行的最高速度,發動機空轉的時間(日本一般停車30秒的需要關引擎,為了節能,西日本鐵路將其縮短到了20秒),急速啟動的次數,引擎轉速等等一系列的安全性,以及經濟性的數據指標都會得到分析。
接下來,各分公司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會對每一個駕駛員的駕駛技術進行考評,同時,每個月分公司將數據匯總到總公司,由總公司對各個分公司再進行考評。通過評比公司發現,一些評比結果較差的駕駛員主動地去向考評結果好的人討教經驗了,通過這樣的全公司努力,現在該公司的駕駛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該公司駕駛員對于提高自身駕駛技能,不斷總結實際運行中最優良的駕駛模式,從而實現更高的安全性與經濟性的這種意識等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該公司高層依舊認為08年及未來節能的第一重點仍舊是“繼續提高職員的意識”。
這個案例我看到以后,覺得確實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日本式節能模式,可以有一下幾個值得我們國家借鑒的地方:
① 節能的關鍵在于意識
大家在提高節能技術時更多想到的是實實在在的節能技術,如某種更高效的油,或者是太陽能等等,很少從通過技術革新提高人的節能意識的角度上去考慮。這個案例恰恰提供了一個范例,這個叫digital tachograph的東東只是一個記錄分析數據的家伙,但是由于它與提高人的意識緊密聯系起來了,所以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種思維是很典型的日本式強調人的意識和主觀能動性的一種觀點。
② 與人事考評相聯系
我相信公司任何戰略的推行最終的落腳點一定是人事考評,不然的話戰略是很難得到切實貫徹的。假設沒有公司一套詳盡的人事考評,估計即使是引入了這種新的設備,也是很難起到真的作用的,擺設而已。
③ 注重細節
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啟示。想到節能,大家會很自然想到空調變頻啦,小排量車子啦,但是,這一次的節能主角是人的駕駛技術,具體而言,是人踩油門,踩離合,拉變速桿的技術,是運行一條線路時非常非常具體的運行經驗。這是很細很細的細節,這種細節充滿了我們的生活空間,但是需要大家的眼睛去發現。不要看不起它們。
④ 全公司范圍的意識提高
某一政策在公司啟動,很重要的是要得到絕大部分人的配合和支持。通過這一活動使駕駛員的技能得到提高,這會得到更多人的擁護。同時,在個人層面之外,還進行分公司層面的考核與表彰,創造員工之間相互幫助,共同提高的心理基礎。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⑤ 節能與服務質量提高相互促進
通過這一活動,駕駛員進一步減少了運行中緊急啟動的次數,并且運行也更加平穩了,這提高了運行的安全性,同時,也向客戶們展示了企業綠色環保的形象。
最近通脹壓力大,亞洲的制造業企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中國和日本作為兩個制造業大國首當其沖。但是,個人感覺如果長時間持續通脹的話,日本遭受的沖擊可能會比中國少很多。經過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沖擊的日本積累了大量的對付高油價危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種注重細節的全民意識,會起到極大的作用。通脹剛一開始,大家都會受到很大的沖擊,但時間一長,適應能力強的就能慢慢挺過來,更有可能將這種能力演變為本國的一項強大優勢,比如日本的環保節能產業。希望這篇小案例能給大家一些啟示,也盼望最終能夠活得更好的是我們國家的企業!
最后,以西日本鐵道的客戶的感受來結尾吧:“感覺現在駕駛員在開車時進檔的速度比以前明顯加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