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王志軒:北京關閉四大燃煤電廠對解決霧霾根本沒有作用 |
(時間:2015-10-13 9:05:07) |
當霧霾來去,火電成為眾矢之的時,他指出:電力行業不是霧霾產生的主要行業,這種認識應該改變;當燃煤發電遭遇困惑時,他呼吁:同時給電廠提能耗要求、提環保要求,現在把低碳要求再提上來之后,這三個要求放到一起的時候,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互聯網+”火了,能源互聯網也風起云涌時,他提出,“互聯網+”和能源,如何來滿足我對能源的需求,同時,怎么能讓他更加清潔? 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訪談錄! 記者:如何看待北京關閉四大燃煤電廠? 王志軒:“把這四個燃煤電廠,即便是替代了,對解決北京市的霧霾都不能說杯水車薪,根本是沒有作用” 記者:社會上有人說,電廠天天冒白煙,燃煤電廠就是產生霧霾的主要原因,您怎么看? 王志軒:任何時候,只要講到大氣污染問題,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想到電力,。但是,這是一種誤解。現代的電力工業,特別是中國現在的電廠,它已經不是我們幾十年以前那種對環境污染很大的這么一個主體了,我們現在的電廠廠常規污染物排放,也就是說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已經是世界上排放最好的,也就是發一度電排放的污染物他已經是最少的采用的技術也是最先進的,但是就是因為電力行業燃煤比較多,一聽到煤電人們就自然而然的想到好多的污染是它造成的,這種人是應該改變。 記者:2014年7月史上最嚴厲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了,頭上環繞著污染物排放的緊箍咒,那么您覺得,燃煤電廠如何進行升級改造最合理? 王志軒:“這個實際上在國際上來說已經有成熟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就叫最佳可行技術,所謂最佳可行技術就是現有的基礎上可以做到,經濟上可以支撐,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它對環境的影響占多大的比例。所以更合理的辦法是什么呢,就是一個要做我花的錢和解決環境的問題,是不是在全社會的角度來說是最合算的,不要花了冤枉錢解決不了問題,對企業來說確實壓力很大,壓力大主要的原因是剛改完馬上就要按照時間要求重新做方案重新改,而且時間的要求各個地方不一樣,有的省在2015年初就提出來了,年底就要改完,有的2017年要達到的要提前一年,本來提出來的時間就很短,所以我的基本看法是從全社會的角度來講對電力企業的持續性,反復改造的要求,還是應該做更多的論證為好。 記者:全球互聯網能源行業轉型升級,成為熱議的焦點,您覺得該如何借助互聯網來重塑電力行業呢? 王志軒:“可以說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了,現在一個方面我們電力行業正在推進智能電網,國家現在又提出“互聯網+智慧能源”也有提出叫能源互聯網,這些確確實實不管在業界在社會上應該說非常熱,我認為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第二個你要說他到底會發展到一個什么形態,我認為不好估計,因為這取決于電力技術的發展、能源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們現在是把“互聯網+”和能源聯系起來,首先要從使用能源的最基本的價值目標出發,你不管它將來的技術怎么發展,他一切圍繞著人對能源的最終需求來實現,也就是說怎么更便捷的實現,你對能源的需求,同時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或者影響,然后用更低的費用,所以做的一切是為這個服務的。 記者:有人說“互聯網+”的概念,顛覆了傳統的能源生產,順應需求的供給模式,對這個問題您怎么看? 王志軒:“我們傳統的電力工業,就是滿足供電,所以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建電廠、建電網那么“互聯網+”或者現在這個思維,他可能就不是你原來的想象,而是如何來滿足我對能源的需求,同時怎么沒能讓他更加清潔,他從涉及上市會發生變化的,如果要從“互聯網+”的思維去看的話,實際上更多的是通過信息的手段,實際上更多的是通過信息的手段,狐貍啊王和能源結合之后,實際上傳統的想法傳統的模式都要發生變化,但是不管怎么說最后真正給你供電的任然還是需要通過電網,不是電網公司而是整個物理狀態供電的電網還是要通過這個存在的。 記者:如果在您職業生涯即將結束的時候,您會用一句什么樣的話來總結自己呢? 王志軒:“問心無愧,我自己總體的評價我認為我還是做了有益于社會的事情。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